[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化配电器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98351.4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4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席珺琳;刘金荷;张英威;张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新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52 | 分类号: | G01R31/52;G01R31/327;G01R27/02;G01R31/00;G01M13/00;G01M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京大律师事务所 11321 | 代理人: | 李光松 |
地址: | 10003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配电 检测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自动化配电器检测系统,该系统包括:PXI主控模块、电源模块、信号转接模块、专用功能模块、上位机、电缆网和设备机箱,PXI主控模块分别通过PCI总线和RS232/485与专用功能模块和电源模块通信,信号转接模块通过专用电缆网连接专用模块和被测配电器。专用功能模块由多选一复用开关模块、矩阵开关模块、脉冲检测模块、万用表模块组成。本发明可同时实现配电器检测系统的自检、短路点检测、电阻检测、继电器检测及振动监测。实现配电器生产过程中的全寿命周期检测,在配电器批生产过程中减少人工干预,提高检测及调试效率,提高测试过程的可靠性和速率。本发明适用于配电器检测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器领域,特别涉及配电器检测技术。
背景技术
配电器生产调试过程中,需要多次对其进行短路点、电阻、继电器功能检测,以及振动过程中的继电器监测并记录相关数据。但目前检测过程中自动化程度、集成化程度都较低。短路点、电阻、继电器检测和振动过程中的继电器监测设备硬件复杂、体积大,且振动监测设备与检测设备非一体化。检测过程中产生大量数据,还存在数据对比不直观及存储记录不方便等问题。
例如,发明人此前的发明专利申请CN111830376A(一种配电器综合检测平台),其检测平台仅进行短路、断路及绝缘监测,目的在于分析错焊、漏焊、虚焊故障。而对于电阻检测、继电器检测及振动监测等配电器生产过程中各阶段的综合测试、出厂检验等方面却并未涉及。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为提高配电器生产调试过程中的检测效率、降低人工数据对比工作量、并进一步减少检测过程中的人工干预,本发明将对将短路点、电阻、继电器功能检测,以及振动过程中的继电器监测功能集中于一体,进行全自动化检测,并对检测数据直接进行存储及对比,对错误数据告警提示。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集成配电器检测设备,提高配电器检测的速率和准确性,减少人工干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化配电器检测系统,该检测系统包括:PXI主控模块、电源模块、信号转接模块、专用功能模块、上位机、电缆网和设备机箱,PXI主控模块分别通过PCI总线和RS232/485与专用功能模块和电源模块通信,信号转接模块通过专用电缆网连接专用模块和被测配电器,实现短路点、电阻和继电器的自动测试和振动的实时监测。
进一步的,上述专用功能模块:由多选一复用开关模块、矩阵开关模块、脉冲检测模块和万用表模块组成。
进一步的,上述脉冲检测模块用于继电器有源触点(包括加电转化为有源触点的无源触点)的检测和继电器的振动监测,振动监测是通过脉冲检测模块对继电器进行10μs以上的脉冲监测来实现的;其中,脉冲信号检测部分与被测配电器之间利用光耦隔离,用于隔离电源模块对被测配电器提供的28V电压,保护脉冲检测部分,从而实现电器有源触点的检测和继电器的振动监测。
进一步的,上述信号转接模块用于被测配电器与测试设备之间的信号转接;即,被测配电器通过专用电缆网将信号传输给信号转接模块,信号转接模块将相应的信号转接传输给专用功能模块,反之亦然。同时,自检部分需要模拟的外围电路也设计在信号转接模块中。所述信号转接模块可更换,通过设计不同的信号转接模块,更换信号转接模块及上位机程序控制点位,可在专用模块允许范围内,可以检测不同的配电器。信号转接模块也可集成多种配电器的信号转接,则可在不更换信号转接模块的情况下,检测多种不同的配电器。
进一步的,上述电源模块一路±28V供电输出通过100路矩阵开关模块进行25路±28V供电,用于满足继电器有源触点检测和振动监测过程中的供电;同时,在振动监测时为被测配电器及被测继电器的无源触点供电,将无源触点转化为有源触点。
进一步的,上述主控模块和上位机,可进行数据存储和判读,对检测数据进行记录和告警提示,对被测配电器振动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故障记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新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航天新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83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配电器测试方法
- 下一篇:印刷电路板和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