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耐热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98384.9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68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叶洁云;管仁国;戴琨;陈继强;何昌伟;汪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21/00 | 分类号: | C22C21/00;C22C1/03;C22F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李博 |
地址: | 341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强 耐热 铝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高强耐热铝合金,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Ce 12.0~16.0%,Sc 0.30~0.80%,Zr 0.15~0.32%和余量的Al;其中,Sc和Zr的质量比为(2~3):1。本发明中的Ce可与Al形成具有良好耐热性的Al11Ce3相;Sc可与Al生成Al3Sc提高铝合金的耐热性能,Zr可取代部分Sc形成Al3(Sc,Zr)相,进一步提高合金高温力学性能,而控制Sc和Zr的质量比,有利于Al3(Sc,Zr)相的形成。实施例的结果显示,本发明提供的高强耐热铝合金的室温抗拉强度为342MPa,350℃抗拉强度为287MPa。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强耐热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铝合金因有高的比强度、耐腐蚀性和导热性而广泛用于诸如航空航天、核能等国家战略领域以及与民生息息相关的交通运输领域,而由于飞行器、高铁、汽车等对结构重量极为敏感,因此高性能轻质铝合金材料是实现其轻量化的重要途径。然而大量商用铝合金虽然在室温服役时具有高强的优势,但绝大部分轻质合金的这一优势难以在300℃以上的中-高温区间保持。
现有技术CN111893353A公开了一种高强耐热铝合金材料,组成包括Si:6.0~8.0%,Fe:1.5%~2.5%,Cu:0.8~1.2%,Mg:0.2~0.35%;B:0.01~0.03%,Sr:0.01~0.03%,其他杂质元素≤0.3%,其中Mn≤0.05%,Cr≤0.01%,余量为Al,制得的高强耐热铝合金材料的室温抗拉强度为325MPa,而350℃抗拉强度则降为190MPa,难以在300℃以上的中-高温区间仍保持良好的高温强度。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铝合金的高温性能,以满足各个行业对铝合金材料300℃以上高温下长期工作且不发生蠕变的性能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耐热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高强耐热铝合金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能,在高温下仍能保持良好的强度,350℃抗拉强度可达287MPa。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强耐热铝合金,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Ce 12.0~16.0%,Sc 0.30~0.80%,Zr 0.15~0.32%和余量的Al;其中,Sc和Zr的质量比为(2~3):1。
优选地,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高强耐热铝合金包括以下组分:Ce 13.0~14.0%,Sc 0.35~0.50%,Zr 0.15~0.18%和余量的Al。
优选地,所述高强耐热铝合金的相组成包括Al11Ce3相、Al3(Sc,Zr)相和α-Al/Al11Ce3共晶团。
优选地,所述Al11Ce3相的直径为2.5~7.5μm,所述Al3(Sc,Zr)相的直径为5~20nm,所述α-Al/Al11Ce3共晶团的直径为3~6μm,共晶团中Al11Ce3的板条宽度为50~150nm,板条间距为100~150nm。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高强耐热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合金原料依次进行熔化和精炼,得到合金熔体;
(2)将所述步骤(1)得到的合金熔体进行浇注,得到合金铸锭;
(3)将所述步骤(2)得到的合金铸锭进行时效处理,得到高强耐热铝合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理工大学,未经江西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83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