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登山活动的防倾斜人力轿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98816.6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00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徐子坤;邵和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子坤;邵和义 |
主分类号: | A61G1/00 | 分类号: | A61G1/00;A61G1/04;F16F15/067;F16D65/14;F16D121/20 |
代理公司: | 合肥东信智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3 | 代理人: | 余贵龙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登山 活动 倾斜 人力 | ||
本发明提供了应用于登山活动的防倾斜人力轿,包括座椅,所述座椅上设置有弹性储能机构,所述弹性储能机构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固定设置有电磁制动器,所述固定杆贯穿壳体至壳体的内部,所述固定杆与电磁制动器连接,所述电磁制动器制动固定杆约束座椅活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的电磁制动器能够有效的对于固定杆进行限制约束,在出现倾斜现象时,根据重心垂直现象原理,通过电磁抱闸的方式始终让座椅保持稳定,能够有效的防止座椅出现倾斜现象,而且通过弹性储能机构能够有效的提高乘坐的舒适感,还能让抬轿的人减轻一定的冲击力,达到感觉更省力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登山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应用于登山活动的防倾斜人力轿。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会选择去风景秀丽的大山旅游,爬山对体能的消耗很大,有些老人或行动不便的人会选择乘坐人力轿,而传统人力轿基本结构是两根竹竿中间固定着椅子,椅子是不能动的,山路崎岖不平,前后的轿夫抬人力轿时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前、后倾斜,轿子上下颠簸的现象,导致乘坐的人重心不稳,有眩晕感,而且还容易出现翻落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应用于登山活动的防倾斜人力轿。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应用于登山活动的防倾斜人力轿,包括座椅,所述座椅上设置有弹性储能机构,所述弹性储能机构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固定设置有电磁制动器,所述固定杆贯穿壳体至壳体的内部,所述固定杆与电磁制动器连接,所述电磁制动器制动固定杆约束座椅活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弹性储能机构还包括与座椅连接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对称设置有两组侧板,两组所述侧板之间固定设置有导杆,所述导杆的外壁套设有弹簧以及滑块,所述滑块与弹簧接触,所述固定杆固定设置在滑块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座椅上设置有电子陀螺仪,所述座椅的内部依次设置有控制器、继电器以及供电的锂电池,所述控制器通过继电器控制电磁制动器开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弹性储能机构对称设置有两组,且相对于的壳体与弹性储能机构数量匹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抬动座椅的连接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的电磁制动器能够有效的对于固定杆进行限制约束,在出现倾斜现象时,根据重心垂直现象原理,通过电磁抱闸的方式始终让座椅保持稳定,能够有效的防止座椅出现倾斜现象,而且通过弹性储能机构能够有效的提高乘坐的舒适感,还能让抬轿的人减轻一定的冲击力,达到感觉更省力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应用于登山活动的防倾斜人力轿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应用于登山活动的防倾斜人力轿的弹性储能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应用于登山活动的防倾斜人力轿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中:1.座椅;2.弹性储能机构;21.侧板;22.安装板;23.导杆;24.弹簧;25.固定杆;26.滑块;3.连接杆;4.壳体;41.电磁制动器;5.电子陀螺仪;6.锂电池;7.控制器;8.继电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子坤;邵和义,未经徐子坤;邵和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88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