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动态调度算法实现5G传输子切片随选和保障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99069.8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532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麦灿辉;朱新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浩鲸云计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4 | 分类号: | H04W24/04;H04W24/06;H04W24/10;H04W72/08;H04L41/0677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盟科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9 | 代理人: | 孙丽君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动态 调度 算法 实现 传输 切片 保障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动态调度算法实现5G传输子切片随选和保障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切片分组网中包括但不限于网元、链路、端口、隧道、分段路由隧道、网络切片及网元告警的数据进行定期采集;对采集的网元、链路及端口数据进行数据关联,并对网元间相互连接的所有路由进行匹配,自动生成切片分组网的全网拓扑图,同时根据拓扑图,对网元、端口及链路上的逻辑配置信息进行计算;在业务开通前通过配置指令的仿真测试,对该业务在现网能否正确下发进行验证;对仿真业务开通的测试报告进行输出。有益效果:能够为5G切片专网业务进行指令的仿真测试,为客户提供优质的5G切片专网网络服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5G切片业务仿真领域,具体来说,涉及基于动态调度算法实现5G传输子切片随选和保障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伴随着5G及云应用的不断落地,多业务相互融合。正在构建云在网上,网在云中,的“云+网”一体化基础设施。相应的全业务的组织、下发也伴随着业务融合向自动化、智能化迈进。因此,需要建设超级控制器,实现5G业务的自动开通。
超级控制器协同控制组件对内、外部用户按所属地区、资源情况实行分权分域授权,并通过restconf(一种基于HTTP的协议)与数据网各域控制器对接,管理全网资源,控制5G配置下发、业务开通等。超级控制器定位于网络的控制连接层,完成上层业务配置规划及下层网管的统一控制能力。北向与编排中心及传输工作台连接作为网络操作源头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与质量中心、故障中心完成网络的优化调整,南向对接多厂家域控制器进行网络的统一控制。
随着5G+工业互联网的大力发展,电信运营商对5G切片专网业务进行了大规模的硬件建设,同时也对网络配套的软件系统进行了规范定义和建设,实现了5G切片专网业务的自动化开通。但通过系统进行实际业务开通时,发现很多时候会由于某些配置参数错误而造成指令执行失败,而施工网元只会返回指令错误并不会指出是哪里错误,因此需要人工对配置参数和网管实际参数进行比对,从而造成了业务下发耗时长、人员技术要求高。
造成上述问题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动态数据、不断更新:5G切片业务开通的工单入参信息是通过现场勘查或者资源系统分配的,而入参信息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原来分配的入参信息可能已经被占用了,因此会造成指令下发时不成功;
逻辑资源未被统计:在5G切片业务开通中,需要配置一些逻辑参数[例如:隧道的带宽参数CIR(约定数据速率,指正常状态下的数据速率)、PIR(峰值速率,允许传送的最大速率)等],当链路之间配置了多个隧道,而隧道上的带宽参数超过了物理链路的带宽,那将会造成指令下发不成功;
参数错误定位难:5G切片业务开通出现异常时,网管系统只会反馈一个错误提示,并不会说明具体的错误在哪里,需要人工对配置参数进行比对排查。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基于动态调度算法实现5G传输子切片随选和保障的方法,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此,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基于动态调度算法实现5G传输子切片随选和保障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切片分组网中包括但不限于网元、链路、端口、隧道、分段路由隧道、网络切片及网元告警的数据进行定期采集;
S2、对采集的网元、链路及端口数据进行数据关联,并对网元间相互连接的所有路由进行匹配,自动生成切片分组网的全网拓扑图,同时根据拓扑图,对网元、端口及链路上的逻辑配置信息进行计算;
S3、在业务开通前通过配置指令的仿真测试,对该业务在现网能否正确下发进行验证;
S4、对仿真业务开通的测试报告进行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浩鲸云计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浩鲸云计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90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