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泥熟料生料质量控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99332.3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0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高永健;章吕锋;王得全;邱庆;万春新;朱太新;郭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材罗定水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7/36 | 分类号: | C04B7/36;C04B7/38;B65G47/19;G01N33/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72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泥 熟料 生料 质量 控制系统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泥熟料生料质量控制系统,包括原料、校正料、原料仓、校正料仓、传送带、辊压机、在线分析仪、电控箱、配料皮带秤1、配料皮带秤2和配料服务器,原料经过破碎之后直接送入原料仓内,原料仓内的原料经过配料皮带秤2进行配料之后通过传送带送至辊压机,传送带上架设有在线分析仪,在线分析仪连接有电控箱,电控箱上连接有配料服务器,且配料服务器与配料皮带秤1通信连接,配料皮带秤1的上方架设有校正料仓,校正料经过破碎之后送入校正料仓内。本发明具备克服了取样、制样延时误差及现有X荧光分析仪固有的颗粒效应和矿物效应对分析准确度的影响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泥质量控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泥熟料生料质量控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正常水泥工业预分解窑生料制备,均是以“均化链”实现生料质量的均匀稳定。其工作主要流程为,主要原料矿山搭配开采--原料预均化和储存--原料调配及粉磨调整--入生料均化及储存,通过这四个工序的逐项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料制备均化链,实现入窑生料质量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达到入窑生料的技术指标要求。
其缺陷为:一般原料矿山尤其是石灰石矿山受地质、技术投入、开采人员素质等限制,大都不合理搭配资源无序采矿;预均化堆场设备设施及运行机制不完善,无法达到原物料的预配料均化效果;现有QCX质量控制系统运行效果较差,X银光分析只做分析仪,不直接在线参与控制生料调配,且其运行均是以出磨生料取样分析,来指导调整入磨原料配比的模式来实现,取样到调整滞后时间较长,最短为1小时左右,是导致生料成品的稳定性大幅降低的主要原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泥熟料生料质量控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具备不破坏试样,没有取样和制样误差的在线原料检测,生产所用全部物料均载于皮带经其检测,克服了取样、制样延时误差及现有X荧光分析仪固有的颗粒效应和矿物效应对分析准确度的影响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原料矿山尤其是石灰石矿山受地质、技术投入、开采人员素质等限制,大都不合理搭配资源无序采矿;预均化堆场设备设施及运行机制不完善,无法达到原物料的预配料均化效果;现有QCX质量控制系统运行效果较差,X银光分析只做分析仪,不直接在线参与控制生料调配,且其运行均是以出磨生料取样分析,来指导调整入磨原料配比的模式来实现,取样到调整滞后时间较长,最短为1小时左右,是导致生料成品的稳定性大幅降低的主要原因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泥熟料生料质量控制系统,包括原料、校正料、原料仓、校正料仓、传送带、辊压机、在线分析仪、电控箱、配料皮带秤1、配料皮带秤2和配料服务器,原料经过破碎之后直接送入原料仓内,原料仓内的原料经过配料皮带秤2进行配料之后通过传送带送至辊压机,传送带上架设有在线分析仪,在线分析仪连接有电控箱,电控箱上连接有配料服务器,且配料服务器与配料皮带秤1通信连接,配料皮带秤1的上方架设有校正料仓,校正料经过破碎之后送入校正料仓内。
优选的,校正料仓设有若干个,且每个校正料仓均设有与之对应的配料皮带秤1。
优选的,配料皮带秤1和配料皮带秤2均与传送带连通。
一种水泥熟料生料质量控制系统的其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破碎之后不需经过均化直接送入原料仓内,同时校正料经过破碎之后送入校正料仓内;
S2、原料仓内的原料依次经过配料皮带秤2和传送带向辊压机内输送;
S3、传送带上的原料通过在线分析仪监测原料内元素含量,并将数据传输至配料服务器内;
S4、通过将数据与配料服务器内设定的材料成分组成目标值进行比对,并通过配料服务器的数据控制配料皮带秤1的喂料速度来控制喂料量;
S5、通过添加校正料来调节原料内的元素含量,进而使原料符合材料成分组成目标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材罗定水泥有限公司,未经中材罗定水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93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