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五氯化磷的加料装置及加料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99485.8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37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白振华;耿建刚;胡昌征;乔政;纪宝;李召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泰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27/72 | 分类号: | B01F27/72;B01F21/10;B01F23/70;B01J4/02;B01J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周明新 |
地址: | 250200 山东省济南市章***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氯化 加料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五氯化磷加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五氯化磷的加料装置及加料方法。包括有机溶剂加热装置、下料装置和混合装置;有机溶剂加热装置包括有机溶剂储存罐和设置在有机溶剂储存罐内的电加热丝,电加热丝连接电源;下料装置包括下料支架和五氯化磷吨包,下料之间上设置有吊钩,五氯化磷吨包设置在吊钩上;混合装置包括混料罐,混料罐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下料口和出液口,下料口与五氯化磷吨包连通,出液口连接有出液管道,出液管道上设置有出液泵,出液管道连接有反应釜;有机溶剂储存罐与混料罐之间设置有进液装置,进液装置包括进液管道,进液管道上设置有进液泵。溶解后的五氯化磷与反应物料的接触更加充分,提升反应物料的转化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五氯化磷加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五氯化磷的加料装置及加料方法。
背景技术
五氯化磷为淡黄色粉末(颗粒),有刺激性气味,易升华。极易与水反应而成磷酸和氯化氢,发生白烟和特殊的刺激性气味,强烈刺激眼睛和呼吸道。
目前化工生产中,五氯化磷的加料方式主要为固体投料,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5668539 A的中国发明专利一种五氯化磷投料装置及其投料方法,投料装置包括装有五氯化磷的容器、管道、真空系统、上部容器、五氯化磷反应器、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调压阀;投料方法是首先将上部容器中部分空气抽出,上部容器中形成负压,再将装有五氯化磷的容器中的五氯化磷被吸入上部容器,待上部容器中吸入足够量的五氯化磷后,调节上部容器中压强至常压,再将上部容器内的五氯化磷通过管道进入五氯化磷反应器,完成投料。
虽然应用上述发明投料者在投料过程中不直接接触五氯化磷,减少了安全隐患,但是五氯化磷的加料量及加料速度不易控制;同时固体与固体(或液体)物料反应速度慢且物料转化率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五氯化磷的加料装置及加料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五氯化磷的加料装置,包括有机溶剂加热装置、下料装置和混合装置;
所述有机溶剂加热装置包括有机溶剂储存罐和设置在有机溶剂储存罐内的电加热丝,所述电加热丝连接电源;
所述下料装置包括下料支架和五氯化磷吨包,所述下料之间上设置有吊钩,所述五氯化磷吨包设置在吊钩上;
所述混合装置包括混料罐,所述混料罐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下料口和出液口,所述下料口与五氯化磷吨包连通,所述出液口连接有出液管道,所述出液管道上设置有出液泵,所述出液管道连接有反应釜;
所述有机溶剂储存罐与混料罐之间设置有进液装置,所述进液装置包括进液管道,所述进液管道上设置有进液泵;
还包括预实验装置和PLC控制系统;
所述预实验装置包括石棉网、设置在石棉网底部的酒精灯和设置在石棉网上的烧杯,所述烧杯内设置有三口瓶,所述三口瓶的三个口分别设置有温度计、搅拌棒和冷凝管,所述烧杯内设置有高温导热油,所述预实验装置设置多组,且所述三口瓶内均加入100g有机溶剂,并分别加入10g、20g、40g、60g、80g、100g、120g五氯化磷直至完全溶解。
作为优化,所述混料罐内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螺旋搅拌叶片和电机,所述混料罐上设置有搅拌口,所述搅拌口上设置有支撑座,所述电机固定在支撑座上。
作为优化,所述混料罐一侧设置有液面观察装置,所述液面观察装置包括连通管和观察槽,所述观察槽一侧设置有升降观察台,所述观察槽内设置有五氯化磷检测仪。
作为优化,所述混料罐的外部和进液管道的外部均设置有保温层。
作为优化,所述进液泵和出液泵两侧均设置有电磁阀门。
作为优化,有机溶剂储存罐上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连接有进料管道,所述进料口与进料管道的连接处设置有电磁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泰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泰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94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