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体化顶推的钢结构桥梁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00200.8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90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康伟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伟智 |
主分类号: | E01D21/06 | 分类号: | E01D21/06;E01D2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汇智创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47 | 代理人: | 张亚玲 |
地址: | 421009 湖南省衡阳***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钢结构 桥梁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体化顶推的钢结构桥梁,其特征在于:包括临时顶推支架(1),所述临时顶推支架(1)顶端安装有顶推装置(2),所述顶推装置(2)顶端设有钢结构的连续梁(3),所述连续梁(3)两侧连接有防抛结构(4);所述防抛结构(4)包括连接在连续梁(3)两侧的底座(5),所述底座(5)一端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安装有电机(6),所述电机(6)顶端通过转轴(7)卷收有防抛网(8),所述底座(5)的另一端通过卷簧转动连接有转杆(9),所述防抛网(8)的另一端卷收在转杆(9)侧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顶推的钢结构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抛网(8)由一组首尾相连的单元网(10)组成,所述底座(5)两端对称安装有连接板(11),所述连接板(11)的顶端之间连接有支撑板(12),所述支撑板(12)与底座(5)相互靠近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卡槽(13),所述卡槽(13)的槽口宽度由内向外逐渐缩小,所述单元网(10)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与卡槽(13)相配合的气袋(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顶推的钢结构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抛网(8)两侧所对应的支撑板(12)底面上对称连接有吹龙结构的伸缩管(15),所述支撑板(12)顶端开设有压力腔(16),所述压力腔(16)底端分别开设有与伸缩管(15)端部相连通的进气槽,所述压力腔(16)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17),所述活塞(17)与压力腔(16)的底面之间连接有弹性件(18),所述活塞(17)顶端连接有遇水膨胀止水条材料制成的伸缩块(1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化顶推的钢结构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腔(16)顶端设置有上宽下窄的漏斗形腔(20),所述漏斗形腔(20)底端连接有挡板(21),所述伸缩块(19)的侧壁形状设置成波浪形,且所述活塞(17)与挡板(21)之间的压力腔(16)侧壁上开设有与漏斗形腔(20)相连通的进水槽(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化顶推的钢结构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块(19)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部填充有网格板制成的支撑腔(23),所述支撑腔(23)内壁上贴合有一层吸水层(24),所述伸缩块(19)的侧壁顶端开设有与空腔相连通的进水道(2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化顶推的钢结构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网(10)上设置有一组均匀分布的吸附层(26),所述伸缩管(15)上设置有一组能够与吸附层(26)相吸引的柔性磁体层(2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体化顶推的钢结构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管(15)的顶端靠近单元网(10)的一侧设有压力块(28),所述压力快外表面包覆有一层吸水材质的压力层(29),所述压力块(28)两端所对应的连接板(11)侧壁上分别开设有滑槽(30),所述压力块(28)端部与两侧的滑槽(30)滑动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体化顶推的钢结构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块(28)由磁性材质制成,所述压力块(28)对单元网(10)上的吸附层(26)进行吸引。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体化顶推的钢结构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21)上开设有一组漏液孔(31),所述挡板(21)与伸缩块(19)之间的压力腔(16)侧壁上连接有弹性膜(32),所述弹性膜(32)与漏液孔(31)相对应的位置处连接有封堵块(33),所述封堵块(33)顶端连接有伸入至漏液孔(31)内部的定位杆(34)。
10.一体化顶推的钢结构桥梁的施工方法,该方法适用于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钢结构桥梁,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步骤如下:
S1:将一体式的防抛网(8)一端固定在转杆(9)上,使得转杆(9)在卷簧的作用下回转时能够将防抛网(8)卷收在侧壁上,随后将防抛网(8)的另一端连接在转轴(7)上;
S2:通过向卡槽(13)处所对应的气袋(14)充气,使得气袋(14)在鼓起后能够卡在卡槽(13)之间,使得单元网(10)的上下两端进行固定;
S3:当防抛网(8)出现损坏时,电机(6)带动转轴(7)对防抛网(8)进行卷收,同时拉动转杆(9)处的防抛网(8)进行释放,直至损坏处的防抛网(8)能够被有效的卷收在转轴(7)上,从而使得防抛网(8)能够完成更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伟智,未经康伟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020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