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试验堆内中子注量与形变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00710.5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66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华;赵文斌;伍晓勇;莫华均;孙胜;蒋国富;张文龙;徐斌;周春林;朱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G01T3/00 | 分类号: | G01T3/00;G01B21/32;G01B7/24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王鹏程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试验 中子 形变 测量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试验堆内中子注量与形变测量装置,包括:外部壳体、夹持组件、中子注量测量组件和形变测量组件,试验板设置在所述夹持组件内,所述夹持组件和所述形变测量组件均设置在所述外部壳体内,所述中子注量测量组件与所述夹持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夹块和固定组件,所述夹块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试验板适配的条形深槽,所述试验板通过所述固定组件固定在所述条形深槽内;所述形变测量组件包括固定结构、传动组件和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与所述固定结构固定连接,且所述位移传感器的测量端通过所述传动组件对所述试验板的形变进行测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研究堆材料形变及中子注量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试验堆内中子注量与形变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检测材料在辐照后的形变及中子注量,是验证材料性能重要手段,对理解材料在辐照过程中各种辐照效应的内在机理和新材料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方式中,主要采用中子探测片测量材料的中子注量,试样装置组装时,将中子探测片放置在装置内,装置出堆后解体切割,取出中子探测片后再检测。材料的形变主要靠辐照后在热室内解体切割检验。传统的方式精确度较高,但并没揭示辐照样品在辐照过程中的变化过程,并没有实时反映材料在堆内的辐照情况,而且辐照后的力学性能检测未必能真实反应辐照过程对辐照样品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试验堆内中子注量与形变测量装置。
一种试验堆内中子注量与形变测量装置,包括:外部壳体、夹持组件、中子注量测量组件和形变测量组件,试验板设置在所述夹持组件内,所述夹持组件和所述形变测量组件均设置在所述外部壳体内,所述中子注量测量组件与所述夹持组件固定连接;
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夹块和固定组件,所述夹块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试验板适配的条形深槽,所述试验板通过所述固定组件固定在所述条形深槽内;
所述形变测量组件包括固定结构、传动组件和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与所述固定结构固定连接,且所述位移传感器的测量端通过所述传动组件对所述试验板的形变进行测量。
具体地,设定所述形变测量组件相对于所述夹块的一端为所述夹块的上端,所述夹块的另一端为所述夹块的下端;
所述条形深槽设置在所述夹块的上端,所述试验板的下端面与所述条形深槽的下端面贴合;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多个弹性固定件,所述弹性固定件的外端与所述夹块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固定件的内端抵靠在所述试验板的侧面上,且对所述试验板提供朝向所述试验板的内部的预应力。
具体地,所述夹块上设置有多个分别与所述条形深槽的侧面垂直的螺纹通孔;
所述弹性固定件包括螺纹段和弹簧段,所述弹性固定件的螺纹段的内端与所述弹性固定件的弹簧段的外端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固定件的螺纹段与所述螺纹通孔螺纹连接,所述弹性固定件的弹簧段的内端与所述试验板的侧面抵靠。
优选地,设定所述试验板的另外四个侧面依次为: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
设定所述条形深槽的另外四个侧面依次为:第一内侧面、第二内侧面、第三内侧面和第四内侧面;
所述螺纹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三内侧面和所述第四内侧面上;
所述试验板固定在所述条形深槽内时,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内侧面贴合,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二内侧面贴合,设置在所述第三内侧面上的所述弹性固定件对所述试验板施加沿所述第三侧面朝向所述第一侧面的预应力,设置在所述第四内侧面上的所述弹性固定件对所述试验板施加沿所述第四侧面朝向第二侧面的预应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未经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07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