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束型灰库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01134.6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24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应江;贾斌;魏广芽;刘毅;万承军;王芳;王真;宋扬;罗宇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7/22 | 分类号: | E04H7/22;E04B2/00;E04B2/7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刘慧丽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束 型灰库 | ||
1.一种集束型灰库,其特征是,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布置的灰库层、设备层和卸灰层,所述灰库层包括灰库外墙和分隔墙,所述灰库外墙围合构成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的水平截面为方形,所述分隔墙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中以分隔形成至少两个灰库;
至少两个所述灰库包括粗灰库和细灰库,所述粗灰库与所述细灰库的容积比例介于2:1至5:1之间;或者,至少两个所述灰库包括原灰库、粗灰库和细灰库,所述原灰库和粗灰库的容积之和与所述细灰库的容积比例介于2:1至5:1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束型灰库,其特征是,所述容纳空间的水平截面为矩形,所述分隔墙平行于所述灰库层的宽度方向间隔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分隔墙在所述容纳空间中分隔形成两个所述粗灰库和一个所述细灰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束型灰库,其特征是,两个所述粗灰库的容纳腔的水平截面均为正方形,所述粗灰库的边长等于所述灰库层的宽度,所述细灰库的容纳腔的水平截面为矩形,所述细灰库的长度等于所述灰库层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集束型灰库,其特征是,两个所述粗灰库的容积之和与所述细灰库的容积比例为4:1。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集束型灰库,其特征是,两个所述粗灰库的容积大小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束型灰库,其特征是,两个所述粗灰库的边长均为14m,所述细灰库的长度为14m、宽度为7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束型灰库,其特征是,所述设备层包括设于同一平面上的至少两个控制设备,至少两个所述控制设备分别安装在对应所述灰库的下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束型灰库,其特征是,所述卸灰层包括多个卸灰通道,多个所述卸灰通道分别布置在对应所述控制设备的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束型灰库,其特征是,所述卸灰层包括横向通道和多个平行间隔布置的纵向通道,所述横向通道平行于所述灰库层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纵向通道平行于所述灰库层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多个所述纵向通道分别与对应所述控制设备上下相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束型灰库,其特征是,所述容纳空间的水平截面为矩形,所述分隔墙设有三个,其分别为平行于所述灰库层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主分隔墙和次分隔墙,以及平行于所述灰库层的长度方向设置的辅助分隔墙;
至少两个所述灰库还包括其它灰库,所述粗灰库、所述细灰库和所述其它灰库分别位于所述主分隔墙的同一侧,所述原灰库位于所述主分隔墙的另一侧;
所述粗灰库位于辅助分隔墙的一侧,所述细灰库和所述其它灰库位于所述辅助分隔墙的另一侧;所述细灰库位于所述次分隔墙的一侧,所述其它灰库位于所述次分隔墙的另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113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