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直流供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01372.7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586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富;慕小斌;王翔;邓占锋;赵国亮;马明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5/00 | 分类号: | H02J5/00;H02M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静玉 |
地址: | 102209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流 供电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直流供电系统,包括:在交流系统及变流系统之间加装接地装置,接地装置还与零线及大地连接,从而实现为变流系统提供零线及接地点,使得变流系统的接线方式不仅限于三相三线制;将共模电压消除电路接入变流系统的交流侧及直流侧,共模电压消除电路不仅限于抑制变流系统交直流侧之间的共模电压,还同时感应出相应比例的反向共模电压,并将其串入直流母线与地线回路中,从而实现变流系统对地共模电压的消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交直流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交直流供电系统(或装置)是交直流配电网的核心组成部分,承担着电能变换(包括电压等级变换,频率变换、交直流供电方式变换等)和电能供给的重要角色,其核心技术是电力电子装置技术。在实际应用设计时,为了提高装置的功率密度、降低装置的制造成本或者鉴于其他设计因素的考虑,通常装置的交流侧多采用大功率三相三线制非隔离型交流/直流变换器(AC/DC)给交流负荷供电、设备的直流侧多采用大功率非隔离型直流/直流(DC/DC)变换器给直流负荷供电。然而,交流负荷需要的供电接线方式多为三相四线(或三相五线)制,并且直流负荷的接地方式多为IT(I=电源端不接地或经高阻抗接地;T=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此接地点在电气上独立于电源端的接地点)接地形式。在此情况下如果不对交直流供电系统的接线方式进行处理,将导致无法以交直流侧共地的形式给交直流负荷供电,另外供电系统的交直流侧如果共地之后,如果不对交直流母线上因变流器使用PWM(脉冲宽度调制)技术产生的共模电压进行处理,则过高的共模电压可能损坏交直流负荷。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因变流器使用PWM(脉冲宽度调制)技术产生的共模电压可能损坏交直流负荷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交直流供电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交直流供电系统,包括:交流系统、接地装置、变流系统、共模电压消除电路、多条直流母线,其中,交流系统的三相交流线路分别与变流系统的三相交流线路连接,并与共模电压消除电路的第一端、第二端及第三端连接,同时与接地装置的第一端、第二端、第三端连接;接地装置的第四端分别与交流系统的零线连接,并接地;变流系统,其直流侧分别通过第一直流母线、第二直流母线与共模电压消除电路的第四端及第五端对应连接;共模电压消除电路的第六端及第七端分别通过第三直流母线、第四直流母线连接于公共直流母线上,且直流系统连接于公共直流母线上,其第八端接地;接地装置用于为变流系统构建零线及接地点;变流系统用于实现直流系统与交流系统之间的能量流动;共模电压消除电路用于抑制变流系统交直流侧之间的共模电压,并将此共模电压转换为相应比例的反向共模感应电压,并将其串入直流母线对地回路中,将剩余共模电压进行抵消。
在一实施例中,共模电压消除电路包括:共模电压抑制电路及剩余共模电压消除电路,其中,共模电压抑制电路,其第一端、第二端及第三端分别与变流系统的三相交流线路对应连接,其第四端及第五端分别与第一直流母线、第二直流母线对应连接,其第六端及第七端分别通过第三直流母线、第四直流母线连接于公共直流母线上,用于抑制变流系统交直流侧之间的共模电压;剩余共模电压消除电路,其第一端及第二端分别与第三直流母线、第四直流母线连接,其第三端接地,其第四端以电磁耦合的方式与所述共模电压抑制电路连接,用于将变流系统交直流侧之间的共模电压转换为相应比例的反向共模感应电压,并将其串入直流母线对地回路中,对剩余共模电压进行抵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13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