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可调多维脉象采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01845.3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01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孙启玉;刘玉峰;张永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水发智慧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2 | 分类号: | A61B5/02;A61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刘慧 |
地址: | 2501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可调 多维 脉象 采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可调多维脉象采集装置,涉及脉象采集的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主壳体,其内部中空设置;芯环,其穿过主壳体,诊脉时人手腕伸入芯环中;脉搏采集机构,其设置有多个,其沿芯环穿过主壳体的方向排布,其设置在芯环顶部,其脉搏采集端能够在气压的作用下上下浮动;间距调整机构,其控制相邻两脉搏采集机构的距离相等,且能够调节相邻两脉搏采集机构的间距;以及主架体,其设置在主壳体中并且能够在主壳体上中下滑动,脉搏采集机构设置在主架体上;其通过气压来将脉搏采集端压在挠动脉上,减少了震动,并且通过调节多个脉搏采集机构的位置,能够针对不同人调节不同的位置,提高了脉象采集的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脉象采集的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智能可调多维脉象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脉象是中医学名词,指的是脉搏的形象和动态,为中医辨证的重要依据。脉动应指的形象成为脉象,包括频率、形态、充盈度、动势的和缓、波动的幅度等方面,中医通过手指按压挠动脉来感知脉象,施加不同的力来感知不同压力下患者脉搏的拨动情况,以此来进行诊断。但传统中医缺少量化指标标准,且脉诊需长期实践积累经验,现在大量的学者对脉象采集装置进行了研发,其中多以腕式脉象采集装置或便携式脉象采集装置为主,腕式脉象采集装置多以绑带方式固定,检测部件固定,但是不同人脉搏的位置和长度不同,并且绑扎时还容易出现误差,从而导致最终获取的数据的准确性和精度大打折扣。便携式脉象采集装置,普遍存在结构简单,当采用电机驱动下压挠动脉采集脉象信息时,存在电机干扰的情况,使得采集数据的准确性降低;上述的脉象采集装置不能够为后期病理分析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实用性有限,难以推广和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可调多维脉象采集装置,其通过气压来将脉搏采集端压在挠动脉上,减少了震动,并且通过调节多个脉搏采集机构的位置,能够针对不同人调节不同的位置,提高了脉象采集的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可调多维脉象采集装置,包括主壳体,其内部中空设置;
芯环,其穿过主壳体,诊脉时人手腕伸入芯环中;
脉搏采集机构,其设置有多个,其沿芯环穿过主壳体的方向排布,其设置在芯环顶部,其脉搏采集端能够在气压的作用下上下浮动;
间距调整机构,其控制相邻两脉搏采集机构的距离相等,且能够调节相邻两脉搏采集机构的间距;
以及主架体,其设置在主壳体中并且能够在主壳体上中下滑动,主架体在主壳体中的位置能够被固定,脉搏采集机构设置在主架体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诊脉的时候,将手腕伸入到芯环当中,根据每个人脉搏的位置可以调整手腕在芯环当中的位置,并且根据每个人脉搏的长度调整相邻两脉搏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诊脉的位置更加准确;诊脉的时候,通过气动的方式带动脉搏采集端上下浮动,不存在电机,减少了对诊脉时的干扰,从而提高了脉象的准确性,能够为后期病理分析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提高了实用性,使得推广和应用更加容易。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脉搏采集机构设置有四个,其分别用于采集人体脉搏的寸、关、尺以及尺下四个位置的脉象信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四个脉搏采集机构并且分别采集寸、关、尺以及尺下四个位置的脉象信息,提高了脉象信息采集的丰富程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脉搏采集机构包括支架,其用于与主架体连接,其底部开设有槽孔;
触头,其能够在槽孔当中上下滑动;
气囊,通过气囊的气压推动触头上下滑动;
以及脉搏传感器,其固定在触头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水发智慧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水发智慧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18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