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煤岩智能识别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01955.X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6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东;刘万军;霍丙杰;曲海成;宋艳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22 | 分类号: | G01N33/22;G01N19/00;G01N21/2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张雪 |
地址: | 123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深度 学习 智能 识别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煤岩智能识别系统,包括:采集模块,用于采集采煤机信号数据、煤岩图像数据;处理模块,与采集模块连接,用于对采煤机信号数据、煤岩图像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并获得对应的空间坐标;识别模块,与处理模块连接,用于对特征提取后的数据信息进行识别,并根据空间坐标获得煤岩界限信息;控制模块,与识别模块连接,用于根据煤岩界限信息对采煤机的摇臂进行控制。本发明具有较高的识别稳定性和识别率,可为生产过程自动化提供可靠的煤岩识别信息,有效提高了目标检测的准确率,实现了对矿井不同大小目标的精准、快速检测与识别,对保障井下人员避险、车辆防撞和智能安全开采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岩智能识别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煤岩智能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在采煤领域,提高识别煤层和岩石层分界面的准确度对于准确地掌握割煤力度、保证煤质、准确计算回收率以及节约煤资源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有多种煤岩识别方法,如自然γ射线探测法、雷达探测法、应力截齿法、红外探测法、有功功率监测法、震动检测法、声音检测法、粉尘检测法、记忆截割法等,存在以下问题:①需要在现有设备上加装各类传感器获取信息,导致装置结构复杂,成本高。②采煤机滚筒、掘进机等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受力复杂、振动剧烈、磨损严重、粉尘大,传感器部署比较困难,容易导致机械构件、传感器和电气线路受到损坏,装置可靠性差。③对于不同类型机械设备,传感器的最佳类型和信号拾取点的选择存在较大区别,需要进行个性化定制,系统的适应性差。
近年来,针对深度学习的理论研究已引起国内外许多学者关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CNN)被认为是一种适合目标检测和分类任务的重要深度学习方法,并且具有识别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和可远距离获取目标图像等特点,其在智能监控、运动目标检测与识别、视觉导航等领域的应用成为研究热点。因此,为了克服现有矿井目标识别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煤岩智能识别系统,实现对矿井目标准确检测与跟踪识别。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煤岩智能识别系统,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采集采煤机信号数据、煤岩图像数据;
处理模块,与所述采集模块连接,用于对所述采煤机信号数据、煤岩图像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并获得对应的空间坐标;
识别模块,与所述处理模块连接,用于对特征提取后的数据信息进行识别,并根据所述空间坐标获得煤岩界限信息;
控制模块,与所述识别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煤岩界限信息对采煤机的摇臂进行控制。
优选地,所述采集模块包括信号采集单元、图像采集单元;
所述信号采集单元用于采集调高油缸压力信号、摇臂振动状态信号、截割电机的电流信号、滚筒轴的扭矩信号、滚筒轴的扭振信号、高光谱信号;
所述图像采集单元用于采集煤岩图像信息。
优选地,所述图像采集单元至少包括可见光相机、环形光源;
所述可见光相机,用于采集所述煤岩图像信息,并将所述煤岩图像信息发送至所述处理模块;
所述环形光源,安装于所述可见光相机前方,用于发射环形光线。
优选地,所述可见光相机至少包括CMOS图像传感器、通信模块;
所述CMOS图像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煤岩图像信息;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将所述煤岩图像信息发送至所述处理模块。
优选地,所述调高油缸压力信号通过压阻式压力传感器获取;
所述摇臂振动状态信号通过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获取;
所述截割电机的电流信号通过霍尔电流传感器获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未经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19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废水零排放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水泥混凝土滑膜摊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