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砂岩型铀矿地球化学勘查的铀成矿有利区段评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02496.7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42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吴国东;王东升;赵丹;吴曲波;朱万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V9/00 | 分类号: | G01V9/00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陈丽丽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砂岩 铀矿 地球化学 勘查 成矿 有利 区段 评估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砂岩型铀矿地球化学勘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砂岩型铀矿地球化学勘查的铀成矿有利区段评估方法,包括:步骤(1)、获得土壤地球化学勘查目标元素的测量数据;步骤(2)、对目标元素的测试数据进行初步检测;步骤(3)、选取与工作区相关的区域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步骤(4)、对目标元素进行数据处理,计算铀深部富集系数;步骤(5)、预测铀成矿有利区域。本发明方法提高对深部铀矿化所至异常的识别能力,并利用区域构造破碎特征、地下水及古地下水运移方向等因素进行铀成矿有利区段的预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砂岩型铀矿地球化学勘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砂岩型铀矿地球化学勘查的铀成矿有利区段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铀资源作为清洁能源,受到国际领域的广泛关注。在铀资源勘查领域,我国目前的铀矿主要分为热液型铀矿及砂岩型铀矿,砂岩型铀矿具有储量大、开采过程破坏小等特点。砂岩型铀矿多产于盆地或盆地边缘区域,为隐伏型铀矿,因此在前期勘查中,需要使用物化探等多种技术方法。勘查地球化学技术方法在砂岩型铀矿勘查中的应用主要为区域成矿远景区的圈定,即使用以元素垂向迁移理论的微细粒地球化学土壤扫面方法。较传统地球化学土壤区域调查,新方法能够更多的获取来源于深部的矿化信息,提高勘查深度。
然而,由于区域地质情况的复杂性,方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①以元素绝对含量进行异常圈定,但一些表层铀异常或铀及伴生元素异常往往并不是由于深部矿化造成,而是来源于隐伏非矿构造、岩型界面等非矿至因素;②部分隐伏铀矿体上方并无明显的铀异常;③样品分析测试中,虽能够准确获得铀异常样品铀含量,但其存在形式无法确定,因此很难推断其异常形成的机制。可以发现,上述存在问题中,重点在于土壤样品中铀及伴生元素的存在形式无法弄清,若铀的主要存在形式为表生次生矿物形式,则很大程度来源于深部,若铀的主要存在形式为类质同象,则与深部无关。在相态逐步提取法试验中,发现土壤中铀的存在形式主要为残渣态铀,即相对稳定的矿物碎屑或超显微混合物。盆地中(除热液型铀矿外)土壤中碎屑态的独居石、锆石、磷钇矿等矿物虽含有类质同象形式的铀,但其成因复杂,非原地物质风化所形成,没有任何参照意义,因此,排除此类土壤中碎屑物质类质同象铀对总量铀的干扰,成为砂岩型铀矿土壤地球化学勘查中的一个鲜明的问题。
综上所述,需要提供一种适用于砂岩型铀矿的土壤地球化学多元素数据后期处理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以此来进行铀成矿有利区段的预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砂岩型铀矿地球化学勘查的铀成矿有利区段评估方法,该方法以微细粒土壤地球化学U、La、Zr、Y四项测量数据为基础,以相关覆盖区域土壤四项元素平均含量为基准,通过对数据的综合处理及计算,得出深部铀富集系数,以达到弱化无矿构造带、地层界限处的无意义铀元素异常,提高对深部铀矿化所至异常的识别能力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利用区域构造破碎特征、地下水及古地下水运移方向等因素进行铀成矿有利区段的预测。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一种砂岩型铀矿地球化学勘查的铀成矿有利区段评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得土壤地球化学勘查目标元素的测量数据;
步骤(2)、对目标元素的测试数据进行初步检测;
步骤(3)、选取与工作区相关的区域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
步骤(4)、对目标元素进行数据处理,计算铀深部富集系数;
步骤(5)、预测铀成矿有利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目标元素包括U、La、Y、Zr四项元素。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具体为:通过野外采样及分析测试或数据调研,获得研究区土壤地球化学勘查的目标元素的测量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未经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24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