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控制绞车式长冲程无游梁抽油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02521.1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76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魏立艳;刘辉;仲光哲;胡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勇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06 | 代理人: | 李晓莉 |
地址: | 138000 吉林省松原***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控制 绞车 冲程 无游梁 抽油机 | ||
一种智能控制绞车式长冲程无游梁抽油机,属于油气开发技术领域,包括绞车滚筒总成,滚筒体轴向移动牵引系统,数控和驱动系统,机架总成以及采油井口系统。本发明有效地提高了钢丝绳的使用寿命,减少了传动部件,从滚筒体上直接取力,空心牵引螺母直接设置在滚筒体上,滚筒轴不但传递扭矩,还做为滚筒体轴向运动的滑道,从而使整体结构大大简化;因此,制造成本,后期维护成本都有较大降低,并且提高了运行的可靠性和机械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气开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用于采油采气的无游梁 抽油机。
背景技术
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钢丝绳做为连续柔性抽油杆,引入有杆采 油技术领域,国内外都有使用钢丝绳取代常规钢性抽油杆的设想和付诸实际应 用,特别美国和苏联。进入90年代,我国以张嗣伟教授为首的专家组和大专院 校,以及一些制造厂商,开展了一定规模的研究和矿场试验,并且取得了较大 的进展和突破,为后期以钢丝绳为连续抽油杆的长冲程无游梁抽油机的发展奠 定了理论和实践应用的基础。但是由于当时各学科技术的发展程度局限和某些 技术上的障碍,以及当时没有市场需求的引领和推动,使得该项技术没有得到 快速发展和较大突破。
进入21世纪以来,出现了一系列的钢丝绳做为连续柔性抽油杆的长冲程无 游梁抽油机。如“固定捞油装置”,2000年3月20日申请,专利号:00204034.4; “智能提捞抽油机”2010年6月28日申请,专利号:20102026194.X;还有一 种能自动排绳的捞油装置,“绞车上置式捞油装置”2016年3月10日申请,专 利号:ZL201610133962.3;“一种低矮型超长冲程智能控制卷扣式提拉采油系统 及工作方法”,2014年5月4日申请,专利号2014101084063;以及“一种卷扬 式采油装置”2014年7月22日申请,专利号:201410360663.4;“一种智能超 长冲程抽油机”2019年11月14日申请,专利申请号:201911112157.2;“柔性 杆自定位无游梁抽油机”2020年1月19日申请,申请号:202010057143.5。
以上这些专利形成的产品,都是以钢丝绳为连续柔性抽油杆或者柔性光杆, 以滚筒绞车为驱动装置的长冲程或者超长冲程抽油机。依功能区分,一种是“全 井运行模式”的无限长度冲程(井多深绳多长)“捞油机”,而另一种是用钢丝 绳代替光杆的有限长度冲程的无游梁抽油机。依结构区分,有卧式机和立式塔 架机两种机型。卧式机由固定的绞车滚筒总成、井口定滑轮和立架两大部分组 成。专利“固定捞油装置”“智能提捞抽油机”都属于这一类型。立式塔架机是 由固定在塔架上方的绞车滚筒和井口塔架组成。其中一种是绞车滚筒总成固定 安装于塔架的上方,在井口的上方安装一对定位滑轮夹持柔性光杆实现井口中 心定位。专利“一种卷扬式采油装置”就属于这一类型。另一种是绞车滚筒可 以轴向移动自动排绳,实现柔性光杆在井口自动定位。专利“绞车上置式捞油 装置”;“一种智能超长冲程序抽油机”;“柔性杆自定位无游梁抽油机”;都属于 这一类型。
这一类型的三个专利所形成的三部产品,结构比较复杂,滚筒总成轴向移 动的传动链长,相对运动的部件较多,至使制造成本,后期维护成本,设备运 行的可靠性以及机械传动效率等方面,都存在需要改进和提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以钢丝绳为柔性光杆,以绞车滚筒为驱动 体,提供一种智能控制绞车式长冲程无游梁抽油机。它有效地提高了钢丝绳的 使用寿命,减少了传动部件,从滚筒体上直接取力,空心牵引螺母直接设置在 滚筒体上,滚筒轴不但传递扭矩,还做为滚筒体轴向运动的滑道,从而使整体 结构大大简化;因此,制造成本,后期维护成本都有较大降低,并且提高了运 行的可靠性和机械效率。
一种智能控制绞车式长冲程无游梁抽油机,其特征是:包括绞车滚筒总成, 滚筒体轴向移动牵引系统,数控和驱动系统,机架总成以及采油井口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勇,未经胡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25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