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集成化智能充电桩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03935.6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716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刘双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瑞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B60L53/302;B60L53/6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宏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806 | 代理人: | 董博 |
地址: | 332000 江西省九***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化 智能 充电 | ||
本发明是一种高集成化智能充电桩,包括交流输入模块、充电电源模块、充电控制模块、人工终端模块、散热模块和充电枪;在充电控制模块控制下,交流输入模块将市电转接到充电电源模块中,充电电源模块输出接充电控制模块;所述的交流输入模块为充电桩集成化交流输入模块,所述的充电控制模块为智能型充电桩集成化插拔式控制模块;在智能型充电桩集成化插拔式控制模块控制下充电桩集成化交流输入模块将市电转接到充电模块的输入端。本发明通过集成化,标准化,连接电缆少了,大大简化了充电桩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桩领域,特别是一种高集成化智能充电桩。
背景技术
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充电桩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
目前市场上的充电桩由充电控制板、计量部分、检测部分、人工终端(触摸显示屏、指示灯、读卡器、急停按钮)、过流及绝缘保护部分、功率分配部分、开关(继电器)部分、辅助电源部分、通信部分、充电枪接口及驱动部分、交流接触器、塑壳空开、防雷器、接线端子、充电模块、散热部件、机柜、辅材分立部件等组成,如图1所示。
目前的充电桩要实现其功能,这些功能单元由上百条电缆连接在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的充电桩控制、输入系统;随意固定安装在充电桩机柜内部,没有将所有可以集成的部件分类全部集成,所以无法标准化,批量化。
目前,充电桩中部件没有集成化、模块化,标准化。各功能单元链接繁杂,容易出错,生产效率低、工艺不美观、不便标准化;售后成本高,需要现场维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目前充电桩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高集成化智能充电桩。
本发明为实现其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集成化智能充电桩,包括交流输入模块、充电电源模块、充电控制模块、人工终端模块,散热模块和充电枪;在充电控制模块控制下,交流输入模块将市电转接到充电电源模块中,充电电源模块输出接充电控制模块,充电控制模块与充电枪A/B链接;所述的交流输入模块为充电桩集成化交流输入模块,所述的充电控制模块为智能型充电桩集成化插拔式控制模块;在智能型充电桩集成化插拔式控制模块控制下充电桩集成化交流输入模块将市电转接到充电模块的整流电路输入端。
进一步的,上述的高集成化智能充电桩中:所述的智能型充电桩集成化插拔式控制模块对有多枝充电枪的充电桩实行集中控制;将所有的控制电路集成在一起形成的充电控制模块,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任意两枝充电枪的绝缘检测电路、BMS电源、双路电表、人机交互接口电路、电子锁驱动电路、温度检测电路、双枪通讯、辅助电源、功率分配电路、输出控制电路以及集成交流输入模块接口电路、外置电表接口电路;在充电控制模块上设置有插拨接口,所述的插拨接口包括充电枪接口、集成散热模块接口、人机交互集成模块接口、集成交流输入模块接口和外围电表接口。
进一步的,上述的高集成化智能充电桩中:充电枪包括A枪和B枪,在充电控制板上产生控制信号控制设置在A枪和B枪分别与充电模块的连线上的开关。
进一步的,上述的高集成化智能充电桩中:所述的集成交流输入模块是介于三相市电和充电桩供电之间的一个集成部件,包括充电桩集成化交流输入控制模块;所述的充电桩集成化交流输入控制模块包括市电进线接口、充电模块接口和控制接口,所述的充电模块接口与充电模块相连,控制接口与充电桩的集成充电控制模块相连,在控制模块控制下将市电进线接口输入的市电转接到所述的充电模块。
进一步的,上述的高集成化智能充电桩中:所述的充电桩集成化交流输入控制模块中包括至少一路交流输入控制电路;所述的交流输入控制电路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瑞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瑞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39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用内的问卷与用户反馈收集方法
- 下一篇:一种闭环数据流精准对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