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基多孔碳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04452.8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72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朱荣涛;黄鹏飞;章新喜;张文军;朱海洋;刘壮;孙杨;廖云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2/33 | 分类号: | C01B32/33;C01B32/348 |
代理公司: | 徐州上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75 | 代理人: | 闫莉;尹丽华 |
地址: | 22100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多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煤基多孔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按一定比例将造孔剂和碳源混合均匀为原料,将原料装入管状反应容器,压制成块;两端用石墨块紧密压实密封,管状反应容器两端安装铜电极,石墨块与铜电极紧密接触,铜电极连接电容,铜电极连接电容铜电极两端弹性固定,以允许气体在高温热冲击期间逸出,通过压缩弹性部件改变预紧力以增加样品的电导率;S2、对电容施加电压100V~300V,施加电压时间为50ms到2000ms,施加电压的能量为5-30kJ/g,通过电容放电产生的焦耳热,对管状反应容器中的原料高温热冲击,峰值温度为2500-3000℃,使原料的能量密度大于2.5kJ/g,快速合成煤基多孔碳;S3、将步骤S2制得的煤基多孔碳经过水洗,去除未反应完全的造孔剂,所述的造孔剂为活化剂或占位剂,或活化剂和占位剂的组合,所述活化剂为K2CO3、Na2CO3、KOH、NaOH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所述占位剂为NaC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基多孔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源和造孔剂的比例为质量比1:0 .01~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煤基多孔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碳源、活化剂和占位剂的比例为质量比为1:0~1:0~1,所述活化剂和占位剂不同时为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煤基多孔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碳源、活化剂和占位剂的比例为质量比1:0 .01~1:0 .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基多孔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源为煤沥青、无烟煤、石墨、碳黑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基多孔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当原料两端电阻大于2Ω时,先将电容充电至60V放电3-5次,去除原料中的挥发组分和水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基多孔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的高温热冲击在惰性气体保护状态或真空状态下进行,采用的惰性气体选自氮气、氩气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基多孔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先将电容充电至60V放电3-5次,去除原料中的挥发组分和水分,再将电容充电升到100-300V,进行高温热冲击活化反应,碳化温度在2500-3000℃,时间为50-2000ms。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基多孔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重复S2过程2-3次以进一步提高多孔碳的产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445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