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疏水性可降解液体地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705217.2 申请日: 2021-06-24
公开(公告)号: CN113388167A 公开(公告)日: 2021-09-14
发明(设计)人: 李培强;孙明胜;姜春欣;张昱;宋文瀚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东农业大学;山东仕科诚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8L5/08 分类号: C08L5/08;C08L69/00;C08L1/12;C08L1/28;C08K5/42;C08K5/16;C08K5/20;C08K5/053;C08J5/18;C05G3/50;C05G3/00;C05G3/60;C05G5/20;A01G13/02
代理公司: 北京哌智科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45 代理人: 王荣
地址: 271000 ***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疏水 降解 液体 地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降解液体地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农业地膜领域。一种可降解液体地膜,其主要组分包括经过疏水改性的高分子材料;本发明整个地膜材料以液态形式存在,使用时可以以喷施的方法直接喷施在土壤上成膜,由于采用了经过疏水改性的高分子材料,使得整个地膜实现了可降解同时可以提高地膜的耐冲刷性,实现了对土壤的保水保墒,同时这种地膜可以伴随种子的播种直接喷施成膜,大大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降低了使用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地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降解液体地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面对我国如此严峻的土地形式,使用塑料地膜进行农作物的种植方式成为农民普遍采用的方式;利用塑料地膜栽培技术满足农作物保温、保墒、保持肥力,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已成为当今世界十大农业推广应用技术之一。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传统的农用塑料地膜为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作物的增产增收方面做出了极大的贡献。随着我国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技术的推广,使用地膜进行农作物的增产增收已得到广大农民的认可;但是塑料地膜的原材料是聚乙烯或聚氯乙烯,这种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坚韧耐用,质轻价廉,但是这种材料废弃后在自然的条件下一百年也不会降解。地膜产品在使用后都很难回收再利用,废弃在土壤中,积年累月造成对土壤和环境严重的“白色污染”。随着聚乙烯地膜常年使用,土壤中残膜给土壤及生活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这已是全球性难题。目前大量塑料地膜的使用残留已经对整个生态环境形成严重危害,危害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塑料残膜对土壤性状的改变

由于塑料残膜具有很大的表面积,阻隔了土层的相互结合,破坏了土壤的整体性和通透性,经相关性测定分析表明,土壤容重与塑料残膜量呈显著的正相关,水分含量和孔隙度呈显著的负相关。有试验结果表明塑料地膜残留于土壤中使土壤物理性状恶化。主要表现在土壤水分下渗和上渗系数降低。塑料残片对土壤容重、土壤含水量、土壤孔隙度、土壤透气性等都有显著影响。残留碎片越大,影响越重。农田中的残膜多聚集在土壤耕作层和地表层,更易阻碍土壤毛管水的移动和降水的渗透。由于塑料农膜残片的阻隔,土壤水分、养分和空气运行受阻。

2)残留塑料地膜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起初,我们使用地膜目的在于增产、增收,提高作物的产量,而现在大量农用塑料地膜残留于土壤中,形成阻隔层,阻碍作物根系的发育和对水分、养分的吸收,从而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尤其对须根型作物影响最明显。塑料地膜残留于土壤中,使麦田出苗率降低,死苗率上升,改变植株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形态,影响主根下扎深度,不利于根系对土壤深层水的吸收利用,造成一定程度上减产。据调查,常年塑料地膜覆盖的农田作物减产达10%~15%。

3)塑料地膜对土壤、作物和环境的污染

塑料农膜在生产过程中,为了使农用地膜在温度变化和日光照射下保持稳定得性质,常添加含有Pb、Cd、Zn、Ba、Sn等重金属盐类和一些有价化合物,且主要含Pb和Cd的化合物作稳定剂,这些重金属再覆盖过程中很容易从农膜中溶出,进入土壤,使土壤不断的受到重金属污染,从而在作物中产生积累,影响农产品品质。此外,农用塑料薄膜是聚乙烯化合物,在生产过程中需加40%~60%增塑剂,即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增塑剂等化合物质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毒性很大,破坏作物叶绿体形成、使叶片失绿、变白而导致减产,特别是对蔬菜毒性大。农田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率不到10%;新疆农业厅资源与环境保护站连续对新疆20个县的农田进行取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平均每亩残留地膜量已经达到16.88公斤,而在南疆地区的一些乡镇,地膜残留量甚至达到40多公斤,按每年每亩铺膜4公斤计算,相当于给农田铺了10层地膜。如今,“白色革命”已逐步演变成触目惊心的“白色灾难”。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农业大学;山东仕科诚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农业大学;山东仕科诚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52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