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小规格齿轮钢圆钢弯曲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05585.7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42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谷杰;石晨敏;王传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74 | 分类号: | B21B37/74;B21B45/02;B21B4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智造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82 | 代理人: | 屠志炜 |
地址: | 21562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规格 齿轮 圆钢 弯曲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善小规格齿轮钢圆钢弯曲的方法,可通过控制加热段以及均热段的温度和时长,保证钢坯充分加热均匀,提高圆钢表面和芯部相变的一致性;本发明在精轧机组段设置有两段预穿水水箱,钢坯进入预穿水水箱前温度控制在960~1020℃,第一段预穿水水箱温降控制在60~80℃,第二段预穿水水箱温降控制在30~50℃,一方面保证精轧温度和轧后冷速,另一方面防止由于水流冷却不均而进一步造成的圆钢表面冷却温度的差异;同时通过控制轧制后上冷床的温度和冷却速率防止冷剪定尺后因圆钢发生贝氏体相变产生一定的组织应力,使得圆钢边部和芯部由于组织转变和组织力学性能的差异,造成应力不均匀分布,从而导致冷剪后一侧弯曲现象,控制难度小,简单便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齿轮钢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善小规格齿轮钢圆钢弯曲的方法。
背景技术
小规格齿轮钢具有良好的加工型,加工变形微小,较高的抗疲劳性能,广泛地用于制造 汽车齿轮。小规格齿轮钢在冷剪后的径向组织转变过程中,由于圆钢表面和芯部冷却速度不 同,珠光体转变完全程度有差异,圆钢表面冷速较快,珠光体转变还未完成,就已经进入贝 氏体相变区间,而圆钢芯部冷速较慢,珠光体转变较完全,贝氏体量较小。另外贝氏体相变 是一种半切变性相变,产生一定的组织应力,这样边部和芯部由于组织转变和组织力学性能 的差异,造成应力不均匀分布,从而导致冷剪后一侧弯曲现象。
现阶段的钢材弯曲度标准要求是:一组别每米小于2.5mm,二组别每米小于4mm。对于 小规格齿轮钢在生产过程中,受内部组织相变时机影响,圆钢芯部和边部组织产生了差异, 造成了圆钢冷剪后发生侧向弯曲,且钢材弯曲度远远超出标准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小规格齿轮钢圆钢弯曲的方法,通过控制加热段以及均 热段的温度和时长、缓冷的温度和冷却速率,用于解决冷剪后圆钢一侧弯曲的问题,使得钢 材弯曲度符合标准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改善小规格齿轮钢圆钢弯曲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小规格齿轮钢坯预热,控制预热段的温度≤900℃;
(2)预热完后钢坯进入加热段,控制加热段的温度为1060~1180℃;
(3)加热完后钢坯进入均热段,控制均热段的温度为1060~1120℃;
(4)对钢坯进行轧制,钢坯经粗轧、中轧机组后,经预穿水水箱穿水送入精轧机组中;
(5)轧制后得到的棒材送入冷床进行缓冷;
(6)将缓冷后的棒材进行冷剪定尺、分段;
(7)将分段后得到的圆钢产品进行收集、打包、称重,并吊运至避风堆场堆冷。
进一步,所述小规格齿轮钢坯化学成分以重量百分比记为:C:0.18~0.24%、Si:0.15~ 0.28%、Mn:0.80~1.05%、P≤0.032%、S:≤0.035%、Cr:0.01~0.02%、Ti:0.009~0.015%, 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进一步,所述加热段分为加热一段和加热二段;所述加热一段的温度为880~1100℃;所 述加热二段的温度为1060~1180℃;所述加热段的加热时间为120~200min。
进一步,所述均热段的时间为35~60min。
进一步,所述钢坯进入轧制阶段前,需对钢坯表面进行高压水除鳞工序。
进一步,所述预穿水水箱设有两段;所述钢坯进入预穿水水箱前温度控制在960~1020℃, 第一段预穿水水箱温降控制在60~80℃,第二段预穿水水箱温降控制在30~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55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