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感知算法融合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06298.8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539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王任文;包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F9/445;G06F3/0483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宇杨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知 算法 融合 平台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感知算法融合平台,包括:配置文件模块、解析模块、模型实例模块、后处理模块、发送模块、配置管理模块以及容器部署模块;配置文件模块用于记录感知算法融合平台的所有功能配置文件;解析模块用于解析上文中的各个配置文件和各个视频流的数据;模型实例模块用于对模型进行实例化;后处理模块用于对模型实例模块输出的数据进行后处理,并添加至数据发送队列;发送模块用于将数据发送队列中的数据发送到对应的数据接收方;配置管理模块用于提供人机交互界面,以供用户对感知算法融合平台的功能进行配置;容器部署模块用于对感知算法融合平台的运行进行管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感知算法融合平台。
背景技术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智能算法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越来越多的场景选择采用智能技术提升服务水平。
智能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数据源、数据采集、功能部署、数据计算、结果输出以及功能应用六个阶段。
现有的感知算法融合平台存在改造部署效率低,人工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感知算法融合平台,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感知算法融合平台存在改造部署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感知算法融合平台,包括:配置文件模块、解析模块、模型实例模块、后处理模块、发送模块、配置管理模块以及容器部署模块;
所述配置文件模块用于记录感知算法融合平台的所有功能配置文件;
所述解析模块用于解析上文中的各个配置文件和各个视频流的数据;
所述模型实例模块用于对模型进行实例化;
所述后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模型实例模块输出的数据进行后处理,并添加至数据发送队列;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将数据发送队列中的数据发送到对应的数据接收方;
所述配置管理模块用于提供人机交互界面,以供用户对感知算法融合平台的功能进行配置;
所述容器部署模块用于对感知算法融合平台的运行进行管理。
可选地,所述功能配置文件的类型包括功能区配置文件、视频流配置文件、算法模型配置文件以及模型实例配置文件。
可选地,所述算法模型配置文件记录的内容包括:算法模型版本、算法模型标识、算法模型名、算法模型包含的功能数、算法模型生成的算法模型实例数、算法模型功能标识、算法模型功能名、算法模型实例标识、算法模型实例运行的GPU标识以及算法模型实例对应的容器标识。
可选地,所述算法模型实例配置文件记录的内容包括:算法模型实例对应的算法模型标识、算法模型实例标识、算法模型实例加载的模型引擎路径、算法模型实例功能标识、算法模型实例功能权限、算法模型功能类型、算法模型功能名、算法模型实例功能的输出协议、应用算法模型实例功能的视频流标识、应用算法模型实例功能的视频流地址以及算法模型实例功能在视频流中的配置参数。
可选地,所述模型实例模块对模型进行实例化的步骤如下:
根据所述解析模块提供的信息,加载模型引擎文件;
根据所述解析模块加载的配置文件,获取指定数据流的视频图像输入数据;
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
进行模型推理计算,得到模型实例输出的原始数据结果。
可选地,每个模型实例仅加载一个模型,多路视频流数据分散至多个模型实例进行计算。
可选地,所述后处理模块对所述模型实例模块输出的数据进行后处理,并添加至数据发送队列的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62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