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循环喷淋式废气吸收塔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07236.9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2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许开华;魏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赵泽夏 |
地址: | 448000 湖北省荆门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喷淋 废气 吸收塔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循环喷淋式废气吸收塔,包括塔体、挡板、主喷淋装置以及二次喷淋装置,塔体内部形成吸收腔,塔体上开设有连通吸收腔的进气口、出气口以及排液口;挡板内置于吸收腔内并与吸收腔内壁形成供废气流通的间隔;主喷淋装置包括设置于吸收腔顶部的主喷头以及与主喷头连通的进液管,进液管内的处理液能够从主喷头喷入到吸收腔内;二次喷淋装置包括抽液管、液泵以及次级喷头,抽液管进液端设置于挡板上,其出液端连通次级喷头,液泵设置于抽液管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循环喷淋式废气吸收塔通过二次喷淋装置将落在挡板上的处理液再次喷出,与废气接触并吸收废气中的有害物质,提高了处理液的利用率,从而提高了废气吸收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循环喷淋式废气吸收塔。
背景技术
喷淋式吸收塔是通过喷淋的方式达到空气净化的设备,喷淋塔工作原理是利用气体与喷淋液体的接触,从而将需要处理气体中的污染物传送到液体中,达到废气净化的目的。一般采用气液逆向吸收方式处理,喷淋液体由塔顶向下喷洒成雾状,需要处理的废气则由塔底部向上逆流与气液达到接触目的,这样的处理方式可冷却废气,清理废气及除去颗粒。
现有的喷淋塔,一般是直接将废气通入塔内,废气气流上升速度较快,废气与处理液接触时间短,处理液未被充分利用,在喷淋塔底部汇聚的处理液中还含有一定的有效成分。若弃之不用则造成浪费,若重复使用又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处理,产生额外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循环喷淋式废气吸收塔,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吸收塔排出的废液中含有一定有效成分,处理液利用不充分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循环喷淋式废气吸收塔,该循环喷淋式废气吸收塔包括:塔体、挡板、主喷淋装置以及二次喷淋装置,塔体内部形成吸收腔,塔体上开设有连通吸收腔的进气口、出气口以及排液口;多个挡板沿纵向间隔交错分布于吸收腔内并分别与吸收腔内壁形成供废气流通的间隔,以将吸收腔阻隔成弯曲的废气流通通道;主喷淋装置包括设置于吸收腔顶部的主喷头以及与主喷头连通的进液管,进液管内的处理液能够从主喷头喷入到吸收腔内;二次喷淋装置与挡板一一对应布置,每个二次喷淋装置包括抽液管、液泵以及次级喷头,抽液管进液端设置于挡板上,其出液端连通次级喷头,液泵设置于抽液管上,能够将落到挡板上的处理液通过次级喷头再次喷出。
进一步的,上下相邻的两个间隔在竖直方向的投影无重合区域。
进一步的,次级喷头布置于对应挡板的上方且远离对应的间隔,其能够将处理液喷入到该间隔内。
进一步的,进气口开设于最下层挡板下方且远离该挡板形成的间隔的塔体侧壁上。
进一步的,出气口开设于最上层挡板上方且远离该挡板形成的间隔的塔体侧壁上。
进一步的,挡板上表面开设有用于盛接处理液的收集槽,抽液管的进液端设置于收集槽的底部。
进一步的,收集槽底部倾斜,远离间隔一侧深度深于靠近间隔一侧深度,抽液管的进液端设置于收集槽最深处。
进一步的,抽液管中部设置于塔体外部,其进液端和出液端穿过塔体分别连通收集槽底部与次级喷头,液泵设置于塔体外并与塔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循环喷淋式废气吸收塔还包括与二次喷淋装置一一对应布置的冷却装置,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管以及与冷却管两端连通的冷却器,冷却管中部缠绕抽液管位于塔体外部的部分,冷却管中填充有冷却液,冷却器能够驱动冷却液在冷却管内循环流动,并在此过程中冷却抽液管中的处理液。
进一步的,循环喷淋式废气吸收塔还包括S型排液管,排液口开设于吸收腔底部,排液管进液端连通排液口,在排液管内能够形成液封来封闭排液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72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碳节能建筑防水墙体
- 下一篇: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机器学习任务卸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