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USB接口模块、设备、数据传输接口模块及通信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07475.4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905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雷代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广和通无线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42 | 分类号: | G06F13/42;G06F13/4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虞凌霄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usb 接口 模块 设备 数据传输 通信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USB接口模块、设备、数据传输接口模块及通信系统,其中USB接口模块中第一Type‑C接口的第一配置管脚经下拉电阻R1与地端连接,第二配置管脚经下拉电阻R2与地端连接;第一比较器反向输入端用于接收第一参考电压,同向输入端分别与第一Type‑C接口的第一配置管脚和下拉电阻R1连接;第一多路选通器用于与无线通信模块连接,第一多路选通器的第一数据传输通道与第一信号通道导通,第二数据传输通道与第二信号通道导通,第一多路选通器的第一选通管脚与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根据第一比较器输出的第一信号选择通过第一数据传输通道或第二数据传输通道与无线通信模块进行数据传输,由此实现了在超高速无线通信模块上支持Type‑C接口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USB接口模块、设备、数据传输接口模块及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蜂窝通信的进步,当前LTE无线通信模块速率已达到1Gbps以上,而5G无线通信模块的速率甚至可达到10Gbps。巨大的数据吞吐量则要求通信接口具有超高速的速率,因此通常采用USB3.1或者PCIe接口来实现超高速的数据传输,特别是在运营商认证的外场测试中多以USB3.1为主。
由于超高速的模块带来了功耗的大幅增加,当前Micro USB接口仅支持5V/500mA已经无法满足设计需求,采用Type-C接口则可满足超高速无线通信模块对5V/3A供电能力的要求。同时采用Type-C连接器可完美的兼容USB3.1和USB2.0数据线,避免当前MicroUSB3.0连接器在插入Micro USB2.0连接线时容易存在的接触不良问题。
使用Type-C接口虽然优势显著,但问题在于现有超高速无线通信模块(例如M.2模块)的pin定义上并不支持Type-C接口的CC控制逻辑(方向/电流检测),采用CC逻辑控制芯片方案由于需要支持Type-C完整的协议导致其功能设置复杂,另一方面成本高昂。因此亟需一种简单的电路来实现CC逻辑控制。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实现超高速无线通信的USB接口模块、设备、数据传输接口模块及通信系统。
一种USB接口模块,包括:
第一Type-C接口,设有第一信号通道、第二信号通道、第一配置管脚和第二配置管脚,所述第一配置管脚经下拉电阻R1与地端连接,所述第二配置管脚经下拉电阻R2与地端连接;
第一比较器,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反向输入端用于接收第一参考电压,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同向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配置管脚和所述下拉电阻R1连接;
第一多路选通器,用于与无线通信模块连接,所述第一多路选通器设有:
第一数据传输通道,与所述第一信号通道导通;
第二数据传输通道,与所述第二信号通道导通;
其中,所述第一多路选通器被配置有第一选通管脚,所述第一选通管脚与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输出的第一信号选择导通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通道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之间的传输通路或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通道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之间的传输通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输出的第一信号选择导通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通道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之间的传输通路或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通道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之间的传输通路包括:
若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输出高电平,则导通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通道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之间的传输通路;
若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输出低电平,则导通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通道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之间的传输通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USB接口模块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广和通无线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广和通无线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74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第二类单工质联合循环
- 下一篇:一种FPC与PCB邦定电性能的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