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稻虾共生防天敌绿色立体种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08092.9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67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胡国转;黄从林;贾一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公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22 | 分类号: | A01G22/22;A01K61/59 |
代理公司: | 北京神州信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14 | 代理人: | 刘真 |
地址: | 23132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稻 共生 天敌 绿色 立体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稻虾种养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稻虾共生防天敌绿色立体种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整理稻田;S2,回形虾沟改造;S3,龙虾一次养殖;S4,龙虾二次养殖;S5,龙虾三次养殖;本发明养殖的小龙虾营养丰富,含蛋白质维生素较高,对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有极好的功效,外硬内软、味道纯真、适合各种口味制作,经过各饭店回馈,好评极高、客户食用完毕后回味无穷,本发明,养殖过程中的部分步骤皆可机械化养殖,减少了养户的工作量,材料要求较低,养殖花费交底,可以有效通过养户的收入,同时提高了稻田的应用与生产,经济效益较高,得到农户的好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稻虾种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稻虾共生防天敌绿色立体种养方法。
背景技术
小龙虾是淡水经济虾类,因肉味鲜美广受人们欢迎,因其杂食性、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而在当地生态环境中形成绝对的竞争优势,其摄食范围包括水草、藻类、水生昆虫、动物尸体等,食物匮乏时亦自相残杀,小龙虾近年来在中国已经成为重要经济养殖品种。
小龙虾一般通过浅水池塘放养,饵料投放量大,不利于降低养殖成本,另外,小龙虾为杂食性动物,小龙虾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进行脱壳,在浅水环境下生长,对水鸟等天敌自我防御能力较弱,而我国水稻种植的过程中,水稻田的环境与小龙虾的生长环境匹配度颇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稻虾共生防天敌绿色立体种养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稻虾共生防天敌绿色立体种养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稻虾共生防天敌绿色立体种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整理稻田,选取靠近水源、水量充足、排灌方便、旱涝保收、交通便利、无污染的水稻田,田块的面积为3-5亩,对稻田进行整理、施肥与消毒,保障土壤肥沃、保水性能好,稻田平整,在稻田的四周有开设回型虾沟,回形虾沟面积为稻田整体面积的8-12%,回形虾沟深度为1.3-1.7m,保持水深0.8-1.2m,稻田田坂深度为0.8-1m,田坂水深保持0.3-0.5m的水深,稻田田埂上安装防逃网,防逃网的高度为30-50cm,稻田的进、排水口用双层密网或尼龙网封口扎牢,均可防止龙虾逃跑和天敌进入,双层密网或尼龙网的滤孔径为60-80目;
S2:回形虾沟改造,在回形虾沟底部与稻田田坂上种植水生作物,水生作物种植过程中保持间距,水生作物占回形虾沟的面积为50-80%,水生作物在回形虾沟的密度与水生作物在田坂的密度比为2∶1,占稻田的总面积为30-35%;
S3:龙虾一次养殖,3月下旬至4月上旬,使用良种塘口的越冬苗,每亩投放小龙虾苗种4000尾,开春时用新鲜碎小杂鱼与虾用颗粒饲料轮换投喂,每天每亩投喂1.5kg干料或者鲜碎鱼粒3kg,并逐步增加饲料投喂量,每5天每亩干料增加0.5kg干料鱼粒增加1kg,至放苗1个月时,每天每亩投喂干料5kg或者干料鱼粒10kg,放苗后45天下网检查,当小龙虾达到34-36尾/kg时即可回捕;
S4:龙虾二次养殖,5月中下旬,在稻田田坂进行水稻秧苗,待秧苗定植后调整水位,播种水稻秧苗3-5日后,向稻田内投放第二季虾苗,小龙虾养殖过程中需要进行饵料、定时换水等多项工作水面管理,水体的透明度要求为25-40厘米,投放水生动物进行调节水质,养殖期间每隔15-20天,每亩用生石灰10-15kg溶水泼洒,当年7月中下旬,水稻进入分蘖高峰期时,每天下笼捕大留小,筛捕小龙虾上市,并在九月初清理完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公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公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80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