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FeSiPC非晶软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08561.7 | 申请日: | 2021-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89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倪红卫;刘涛;李杨;张国阳;邵玉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45/02 | 分类号: | C22C45/02;B22D11/06;C21B13/00;C22C1/03;H01F1/153 |
代理公司: | 武汉卓越志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66 | 代理人: | 胡婷婷 |
地址: | 43008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fesipc 非晶软磁 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FeSiPC非晶软磁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预处理:将高磷铁矿和磷灰石按预定比例置于还原反应装置中,在900~1700℃下,进行碳基还原处理,得到还原预处理后的还原合金;
S2,精炼:将步骤S1得到的还原预处理后的还原合金进行脱硫处理,得到脱硫处理后的合金;
S3,合金化:将步骤S2得到的所述脱硫处理后的合金进行硅铁合金化处理,得到合金化处理后的母合金;
S4,带材:利用单辊旋淬技术,设置铜辊线速度为20~60m/s,将步骤S3得到的所述合金化处理后的母合金快速冷却得到厚度为15~50μm的非晶带材;
或者,棒材:利用铜模铸造技术,得到直径1mm完全非晶的棒材;
S5,成品:将步骤S4制备的所述非晶带材或者棒材进行保温温度为240~420℃,保温时间为10~300min的等温热处理,制备得到FeSiPC非晶软磁合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FeSiPC非晶软磁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碳基还原采用直接还原工艺,具体过程为:将所述高磷铁矿和磷灰石破碎后与还原剂煤灰混匀,造团、干燥后放置于高温气氛控制炉中,控制还原反应气氛为惰性气氛,还原温度为1000~1350℃,反应时间为10~60min,将得到的反应产物再破碎、磁选,得到还原铁粉,然后在高温1500~1650℃条件下融分,得到还原合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FeSiPC非晶软磁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碳基还原采用熔融还原工艺,具体过程为:将所述高磷铁矿和磷灰石破碎后与还原剂煤灰混匀,造团、干燥后放置于高温气氛控制炉中,控制还原反应气氛为惰性气氛,还原反应温度为1500~1650℃,反应时间为10~60min;待反应完成后分离渣和合金,得到还原合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FeSiPC非晶软磁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化处理后的母合金中,主组元及其质量百分比含量为:Fe91P6.2C2.2Si0.6(wt.%);步骤S3直接进行硅铁合金化处理,具体过程为:将还原且脱硫处理后的合金和硅铁合金按比例置于感应熔炼炉中,控制气氛为还原气氛,熔化合金混合物进行合金化,并添加精炼渣进行感应熔炼,得到母合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FeSiPC非晶软磁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磷铁矿和磷灰石的投加比例为7.75:1;还原且脱硫处理后的合金与硅铁合金添加比例为1:0.026。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FeSiPC非晶软磁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精炼渣为60SiO2-20CaO-10Al2O3-10B2O3,精炼渣配比为3wt.%。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FeSiPC非晶软磁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4中,所述铜辊线速度为30~40m/s,所述带材厚度为25~35μm;
在步骤S5中,所述保温温度为320~360℃,所述保温时间为30~60min。
8.一种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FeSiPC非晶软磁合金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FeSiPC非晶软磁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FeSiPC非晶软磁合金的化学式为:Fe80Si1P10C9(at.%)。
其中,所述FeSiPC非晶软磁合金的组成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Fe91P6.2C2.2Si0.6(wt.%)。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FeSiPC非晶软磁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FeSiPC非晶软磁合金的饱和磁感应强度≥1.45T,矫顽力≤3.2A/m,1KHz下有效磁导率≥60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856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动式远程调压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自动同步顶推的挂篮结构的制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