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材料力学性能的无损变温测试装备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08645.0 | 申请日: | 2021-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14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褚展鹏;陈江慧;霍福磊;刘跃明;金崇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海伟星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9/07 | 分类号: | G01N29/07;G01N29/06;G01N29/44;G01N29/22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周红芳 |
地址: | 317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材料 力学性能 无损 测试 装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材料力学性能的无损变温测试装备,包括外部信息及处理系统和一体化的密闭检测装置,外部信息及处理系统包括:示波器,用于显示超声波回波图像,脉冲信号收发仪,用于产生电脉冲信号,超声换能器,是用于发射超声波和接收回波的探头,根据示波器显示的回波图像,通过选取恒定稳定周期的波形,计算横波和纵波的速度;一体化密封检测装置包括:外壳部分,用于固定整个测试系统和提供保温隔热功能,平台部分,用于放置试样进行测试及旋转试样,传动部分,用于对所述平台部分进行传动。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材料力学性能的无损变温测试方法,该方法其具有不损伤测试材料,温度可调节,测样可变位,可测三维力学性能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材料力学性能的无损变温测试装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原材料力学性能检测领域,检测装置采用机械式的夹持,引伸计等的电测方式为主,传统的检测装置存在如下诸多的痛点,缺少一种新型的材料力学性能检测装置。
传统检测装置主要以加载变形式的为主,需要对试样进行结构性的破坏试验方能测得数据,并且接触式的夹具容易造成受力不均匀,夹持部位应力集中导致整体测量不可避免地产生误差,故需要一种无损的检测方式。
高分子材料力学性能试验通常在常温下进行,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管材使用工况不仅仅限于常温状态,波动范围可能非常的大。例如对于PPR管材而言,北方地区冬天的使用存在低温脆断的问题;对于一些复合增强管材,可存在着高温服役的工况,加之部分高分子材料随温度力学性能波动性大,常温下的力学性能检测结果难以涵盖整个管材使用周期的工况,故需要一种变温的检测装置。
对于部分各向异性的材料,如RTP管材所需的玻璃纤维增强的复合预浸带,其力学性能在各个方向上差异很大,因此需要确定三个主方向上的杨氏模量与泊松比等。常规的单轴试验仅适用于同质的各向同性材料,但随着一些增强复合管道的市场日渐扩大,也需要一种对于各向异性材料的力学性能检测的装置及方法。
对于常规的力学性能检测装置,其测量结果通常代表单个试样的整体力学性能,但实际过程中,材料并不是连续均匀的,甚至存在着裂纹及损伤。普通测试装置无法测量试样内部各个部分的力学性能指标,也无法避免材料内部损伤对于检测试验的影响,因此需要一种可探测试样不同位置力学性能的测试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情况,本发明提供一种材料力学性能的无损变温测试装备及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材料力学性能的无损变温测试装备,包括外部信息及处理系统和一体化的密闭检测装置,其中外部信息及处理系统包括:示波器,用于显示超声波回波图像,脉冲信号收发仪,用于产生电脉冲信号,超声换能器,是用于发射超声波和接收回波的探头,包含有横波和纵波两种类型,根据示波器显示的回波图像,通过选取恒定稳定周期的波形,计算横波和纵波的速度;所述一体化密封检测装置包括:外壳部分,用于固定整个测试系统和提供保温隔热功能,平台部分,用于放置试样进行测试及旋转试样,传动部分,用于对所述平台部分进行传动,可带动试样实现270度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超声换能器设置有三个,分别设置在相互垂直三个方向上,所述超声换能器是可伸缩的。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部分包括下部外壳,上部外壳,把手和合金合页,所述下部外壳和上部外壳通过合金合页活动连接,所述上部外壳还设有可视化的中空玻璃层,方便测试中调节探头与试样的相对位置。
进一步的,在所述下部外壳的侧壁下部设有通孔,加热气体可通过通孔进入到密闭检测系统内,可通过气体温度调节密闭检测系统所需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海伟星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未经临海伟星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86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