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08798.5 | 申请日: | 2021-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40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何启练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4;H01L27/15;H01L23/55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张育英 |
地址: | 361101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面板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用于避免显示面板中显示信号和触控信号之间的相互干扰。显示面板包括:衬底;位于衬底一侧的驱动电路层,驱动电路层包括像素驱动电路和触控信号线;位于驱动电路层远离衬底一侧的微型发光二极管,微型发光二极管与像素驱动电路电连接;触控电极;触控电极与微型发光二极管同层设置;触控电极与触控信号线电连接;屏蔽层,屏蔽层包括第一屏蔽层和/或第二屏蔽层;第一屏蔽层在衬底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触控电极和微型发光二极管在衬底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之间;第二屏蔽层位于触控电极和驱动电路层之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显示装置被广泛地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当中,成为当今人们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目前,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消费者对于显示装置的要求不断提升,各类显示器层出不穷,出现了如液晶显示屏、有机发光显示屏、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等。而且,在此基础上,随着数字信息和无线移动通信的技术快速发展,为达到携带便利和体积轻巧化的目的,许多电子产品,如移动电话等的输入方式已由采用传统的键盘或鼠标等装置进行输入转变为使用触摸屏作为输入设备。
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Micro LED)显示技术一般指使用尺寸为1μm~100μm的LED发光单元组成显示阵列的技术。由于其具有自发光、尺寸小、重量轻、亮度高、寿命长、功耗低、响应时间快、视角广等优势,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为在Micro LED显示面板上集成触控功能,需要在Micro LED显示面板中增设触控电极。如何避免显示信号和触控信号之间的相互干扰,提高Micro LED显示面板中触控信号和显示信号的信噪比,成为相关研究人员的研究重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用以避免显示面板中显示信号和触控信号之间的相互干扰。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
位于所述衬底一侧的驱动电路层,所述驱动电路层包括像素驱动电路和触控信号线;
位于所述驱动电路层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微型发光二极管,所述微型发光二极管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电连接;
触控电极;所述触控电极与所述微型发光二极管同层设置;所述触控电极与所述触控信号线电连接;
屏蔽层,所述屏蔽层包括第一屏蔽层和/或第二屏蔽层;
所述第一屏蔽层在所述衬底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所述触控电极和所述微型发光二极管在所述衬底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之间;
所述第二屏蔽层位于所述触控电极和所述驱动电路层之间。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通过设置包括第一屏蔽层和/或第二屏蔽层的屏蔽层,可以保证触控电极和触控信号线所传输的触控信号具有较高的信噪比,以及保证上述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信号线和像素驱动电路所传输的显示信号具有较高的信噪比,能够保证显示面板具有较佳的显示效果和触控效果,能够优化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区域Q的一种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87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