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球形纳米级、高分散ITO粉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08842.2 | 申请日: | 2021-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39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李庆丰;骆树立;王建堂;骆如河;骆胜华;骆胜磊;骆利军;王壮伟;骆胜凯;骆胜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恒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G19/00 | 分类号: | C01G19/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 | 代理人: | 周胜欣 |
地址: | 05725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球形 纳米 分散 ito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球形纳米级、高分散ITO粉的制备方法,以铟盐和锡盐溶液为原料制备铟锡混合盐溶液;以氨水溶液为沉淀剂;然后将铟锡混合盐溶液和沉淀剂溶液分别经雾化器雾化形成微小的液雾以对喷方式喷入反应室反应,生成颗粒均匀且呈球形的氢氧化铟和氢氧化锡的混合物,经清洗、干燥、煅烧得到纳米ITO粉体,本发明制备的ITO粉呈球形、纳米级且高度分散,晶粒大小均匀,大大提高了ITO粉的综合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球形纳米级、高分散ITO粉的制备方法,属于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铟锡氧化物(ITO)又名锡掺杂氧化铟粉,由In2O3和SnO2复合而成,ITO材料以高的可见光透过率、红外线反射率、优良的导电性及较好的刻蚀性能在电学材料、透明电极材料、太阳能电池材料、屏幕显示技术方面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目前,ITO粉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化学共沉淀法、化学滴定法、电解法、溶胶凝胶法、喷雾燃烧法、喷雾热分解法、机械混合法等。
(1)化学共沉淀法是将铟盐、锡盐与能分解出氨的铵盐,如尿素、碳酸铵混合在一起,然后加热,铵盐分解出的氨根离子与铟盐、锡盐反应生成氢氧化铟和氢氧化锡的混合物,将混合物过滤、干燥、煅烧,最后得到纳米级的ITO粉体。
(2)化学滴定法是将氨水等弱碱匀速滴入铟盐和锡盐的混合液中,生成氢氧化铟和氢氧化锡的混合物,同样经过滤、干燥、煅烧得到纳米的ITO粉体。
(3)电解法是将一定比例的铟锡合金作为阳极置于硝酸铵电解液中,生成氢氧化铟和亚锡酸沉淀物,经过滤,干燥煅烧后得到ITO粉体。
(4)喷雾燃烧法是将高纯金属铟和金属锡加热到铟锡合金熔体,再将合金熔体在雾化燃烧器中雾化形成微小的合金雾滴,然后引入到高温反应室中进行剧烈氧化燃烧,急冷形成ITO粉体。
(5)喷雾热分解法是将高纯金属铟锡按一定比例混合并倒入乙酸溶剂中制成醋酸铟锡盐水溶液,再将其喷入容器进行喷雾热分解而形成ITO粉体。
(6)机械研磨法是将氧化铟和二氧化锡在球磨机中加入溶剂混合碾磨后,喷雾干燥形成ITO粉体。
以上各方法中,电解法的污染比较严重。喷雾燃烧法、喷雾热分解法生产工艺比较复杂,且设备昂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方法的应用。机械研磨法生产的ITO粉工艺简单,但所得ITO粉体很难达到纳米级别,且粉体流动性差,成型时的烧结密度低,无法满足高端ITO靶材的需要。化学共沉淀法和化学滴定法采用的化学设备和工艺流程简单,试验条件易控制,环境污染小,是目前制备ITO粉的成熟方法。但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的ITO粉体容易团聚,流动性差,且粉体颗粒形状不规则。采用滴定法制备ITO粉体时,ITO前驱体合成与沉淀需在容器和溶液中完成,在铟-锡盐溶液中会存在沉淀剂的浓度梯度和PH值的梯度差,从而导致溶液中不同区域晶体的成核速率和长大速率不同,导致晶粒的大小不均匀。另外,ITO粉体中铟和锡的比例也会偏离设计值,从而影响ITO粉体的性能。
因此,提供一种高性价比、且性能优异的新型ITO粉及其制备方法是本发明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球形纳米级、高分散ITO粉的制备方法,能够解决现有ITO粉制备工艺复杂和性能不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恒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北恒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88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铵离子稳定型硅溶胶结合的铁沟浇注料
- 下一篇:一种车辆安全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