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神经网络的高危路段车辆驾驶行为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09862.1 | 申请日: | 2021-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00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高建平;周成;何进;张杨睿;周康康;唐雨舟;周鹏飞;袁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路恒工程设计有限公司;重庆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017 | 分类号: | G08G1/017;G08G1/01;G06N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胡博文 |
地址: | 030006 山西省综改***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神经网络 高危 路段 车辆 驾驶 行为 识别 方法 | ||
1.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高危路段车辆驾驶行为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获取车辆的若干速度与加速度数据对;
根据如下步骤确定车辆的速度与加速度数据对个数:
a.设定车辆的速度与加速度数据对个数的初始值N0;
b.当所述数据对个数为N0时,判断测试检测率与训练检测率的差值是否小于阈值M;若是,则以N0作为车辆的速度与加速度数据对个数,若否,则进入步骤c;
c.将步骤b中的数据对个数与设定的步距K相加,并按照步骤b进行类推判断;
d.重复步骤c,得到车辆的速度与加速度数据对个数;
S2.将车辆的若干速度与加速度数据对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对所述神经网络进行训练,使得所述神经网络输出设定的驾驶行为类别;
S3.获取目标车辆的速度与加速度信息;
S4.将所述目标车辆的速度与加速度信息输入到训练后的神经网络,并输出目标车辆的驾驶行为类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神经网络的高危路段车辆驾驶行为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
S11.在目标路段设置监控设备,采集车辆在不同时刻的视频与图像信息;
S12.分别对车辆在不同时刻的视频与图像信息进行处理,得到车辆的若干速度与加速度数据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神经网络的高危路段车辆驾驶行为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如下公式确定车辆的速度v:
v=ksp/ΔN;
其中,k为比例系数;s为车道线长度;p为监控设备的采集帧率;ΔN为帧数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神经网络的高危路段车辆驾驶行为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检测率与训练检测率的计算方法相同,并根据如下公式进行确定所述测试检测率或训练检测率:
其中:DR为测试检测率或训练检测率;Ep为正确检测的异常行为数;Ef为实际发生的异常行为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神经网络的高危路段车辆驾驶行为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神经网络采用S函数作为激活函数,所述S函数的数学表达式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神经网络的高危路段车辆驾驶行为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神经网络中隐含层节点的个数,具体包括:
根据如下公式确定隐含层节点的初始个数:
其中,l为隐含层节点数,m为输入层节点数,n为输出层节点数,a为1~10之间的常数;
调整隐含层节点的个数,使得训练误差满足期望误差,并将满足期望误差时设置的节点数作为隐含层节点的个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神经网络的高危路段车辆驾驶行为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的驾驶行为类别包括超速行为、倒车逆行、低速行驶、紧急制动、停车行为以及正常驾驶;
所述超速行为的判断方法为:在连续的若干速度值中,超过一半的速度值都超过目标路段规定的限制速度值,且没有下降趋势;
所述倒车逆行的判断方法为:速度值为负值;
所述低速行驶的判断方法为:在连续的若干速度值中,超过一半的速度值都低于目标路段规定的限制速度值,且没有加速趋势;
所述紧急制动的判断方法为:速度值在设定的距离阈值内从正常速度下降至零,且加速度绝对值增大;
所述停车行为的判断方法为:速度值减为0,且加速度也为0;
所述正常驾驶的判断方法为:速度值在速度范围[-k1+V1,k2+V1]内,且加速度在阈值范围[-a1,a2]内;V1为目标路段规定的限制速度值,k1、k2、a1以及a2均为设定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路恒工程设计有限公司;重庆交通大学,未经中科路恒工程设计有限公司;重庆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986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吸附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具有起降保护装置的无人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