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路网数据的异常轨迹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09940.8 | 申请日: | 2021-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78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王习特;于雪苹;白梅;马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 |
代理公司: | 大连至诚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42 | 代理人: | 杨威;邓珂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路网 数据 异常 轨迹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路网数据的异常轨迹检测方法,包括利用当前查询时刻,移动对象的当前位置点到终点的欧氏距离得出轨迹异常因子,判断轨迹异常因子与轨迹异常阈值的大小,若轨迹异常因子的值大于等于轨迹异常阈值的值,则判断为轨迹异常;否则利用移动对象当前位置点与当前已知的最优路径之间的位置关系,结合该最优路径计算轨迹异常因子,若轨迹异常因子的值小于轨迹异常阈值,则判断为轨迹非异常;否则就需要运用最优路径查找方法求取移动对象当前位置点到终点真实的最优路径,由此进行异常判断。本发明针对路网环境,提出一种适用于路网数据的异常轨迹定义,考察了路网中关于时间方面轨迹的异常情况,并且异常检测时避免了使用历史轨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管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面向路网数据的异常轨迹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近些年,城市道路网络中基于车辆等移动对象所产生的轨迹数据的相关研究在智能交通领域掀起了一片研究热潮。轨迹异常检测作为路网轨迹模式挖掘的一个热门研究课题之一,其主要目的是识别出轨迹数据中异常但有价值的数据信息,对路网中欺诈和不良事件的监测具有重大意义。
现如今,大多数针对路网的轨迹异常检测方法都只关注距离、速度、方向方面的异常情况,并未考虑时间信息对异常轨迹检测结果的影响;并且在检测过程中,通常选择使用历史轨迹与目标轨迹的对比结果对轨迹数据进行异常判定,但由于历史轨迹往往受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并不能实时明确的反应路网中实际的运行状态,从而影响异常轨迹检测的准确性。这也就表明设计一种合理的、适用于路网的异常轨迹定义极为必要。此外,异常轨迹检测的效率也是算法研究过程中重点关注的内容,因此,一种面向路网数据的异常轨迹检测方法的提出有着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路网数据的异常轨迹检测方法,以克服异常轨迹检测不准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面向路网数据的异常轨迹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基于开源的开放街道地图数据对移动对象所在道路路网转化为无向加权图;
步骤2、在查询时刻ti,根据移动对象当前位置点pi与终点D的欧氏距离dist(pi,D),结合时速表中各路段所允许的最大时速smax,从而得出轨迹异常因子判断轨迹异常因子与轨迹异常阈值τ的大小,若轨迹异常因子大于等于轨迹异常阈值τ,则代表轨迹异常,终止此次判断,否则进行步骤3;
步骤3、判断移动对象当前位置点pi与当前已知的最优路径TP之间的位置关系,结合最优路径TP计算轨迹异常因子判断轨迹异常因子与轨迹异常阈值τ的大小,若轨迹异常因子小于轨迹异常阈值τ,则代表轨迹非异常,终止此次判断,否则进行步骤4;
步骤4、结合当前路网中各路段的时速,运用最优路径查找方法计算移动对象当前位置点pi与终点D之间的真实最优路径结合真实最优路径计算轨迹异常因子判断轨迹异常因子与轨迹异常阈值τ的大小,若轨迹异常因子大于等于轨迹异常阈值τ,则轨迹异常,反之轨迹非异常。
进一步的,步骤3中利用已知的最优路径TP计算轨迹异常因子具体为:
步骤3.1、判断移动对象所在位置点pi是否在最优路径TP上;
步骤3.2、若移动对象所在位置点pi在最优路径TP上,利用该路径中当前移动对象所在位置点pi到终点D的剩余路径P(pi,D),由此计算此路径通行时间代价进而得出对应的轨迹异常因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事大学,未经大连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99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