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效控制生物组织材料中细菌内毒素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11603.2 | 申请日: | 2021-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87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郭改;王娜;卢鹏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健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1/34;A01N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效 控制 生物 组织 材料 细菌 内毒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生物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效控制生物组织材料中细菌内毒素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运输保存:将采集去除脂肪的新鲜生物组织材料置于运输保存液中低温运输;第二步,梯度清洗:将经过上述处理的新鲜生物组织材料依次放于清洗液Ⅰ、清洗液Ⅱ中浸泡清洗;第三步,化学交联固定;将经过上述处理的的生物组织材料放于化学交联溶液中固定;该方法可以有效控制生物组织材料中的细菌内毒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效控制生物组织材料中细菌内毒素的方法。
背景技术
内毒素为外源性致热原,它可激活中性粒细胞等,使之释放出一种内源性热原质,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内毒素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脂多糖,存在于包括大肠杆菌在内的大多数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中,通过细胞裂解而被释放出来。脂多糖由多糖O抗原、核心多糖和类脂A三部分组成,位于革兰氏阴性菌外膜外层。其中类脂A是脂化的葡萄胺二糖,通过焦磷酸酯键组成的一种独特的糖脂化合物,具有致热作用,是革兰氏阴性细菌内毒素的毒性成分。内毒素一般以聚体形式存在,其磷酸基团与二价金属离子螯合可进一步稳定内毒素分子间的聚合,促成更大的内毒素复合体。
目前在生物制药及医疗器械中,内毒素污染广泛存在,微量的内毒素通过血液进入到人体会引起发热,甚至引起死亡。为了保证生物制品及医疗器械的安全性,现有标准(USP27)规定针对直接或者间接接触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的产品,限度是0.5EU/ml或者20EU/每个器械。对于接触脑脊液的器械,限度是0.06EU/mL或者2.15EU/每器械。对于直接或者间接接触眼内环境的器械,一个更低的内毒素限度可能是合适的。
医疗器械中的内毒素主要来源于原材料本身及加工过程外界引入。常用的去除内毒素的方法有酸碱水解、活性炭吸附、超滤、离子交换色谱法、高温、氧化物等,但大多是针对溶液或容器表面。目前关于生物组织材料的内毒素清除方法报导较少,所以如何有效地去除生物组织材料中的内毒素对生物组织材料医疗器械的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
现有去除生物组织材料中内毒素的相关技术专利仅找到1篇:
专利CN105251049 利用离子缓冲溶液对生物医用材料进行浸泡及清洗,此方法虽然操作简单,但对内毒素的清除不能达到更理想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控制生物组织材料中细菌内毒素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对生物组织材料进行梯度清洗,最终使生物组织材料医疗器械达到甚至低于内毒素标准。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种有效控制生物组织材料中细菌内毒素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运输保存:将采集去除脂肪的新鲜生物组织材料置于运输保存液中低温运输;第二步,梯度清洗:将经过上述处理的新鲜生物组织材料依次放于清洗液Ⅰ、清洗液Ⅱ、清洗液Ⅲ中浸泡清洗;第三步,化学交联固定:将经过上述处理的的生物组织材料放于化学交联溶液中固定。
根据一实施例,所述生物组织材料包括各种同种/异种动物真皮组织、心包膜、心脏瓣膜、血管壁等。
根据一实施例,所述运输保存液为含有抗生素的等渗离子溶液。
根据一实施例,上述所述抗生素优选广谱抗生素。
根据一实施例,所述低温为0℃~10℃(不包括0℃)。
根据一实施例,所述清洗液Ⅰ为含有表面活性剂的等渗离子溶液。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清洗液Ⅰ中的表面活性剂优选温和型表面活性剂。
根据一实施例,所述清洗液Ⅰ中的表面活性剂优选吐温80、TritonX-100。
根据一实施例,所述清洗液Ⅰ中的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为0.001%~0.01%。
根据一实施例,所述清洗液Ⅱ为含有表面活性剂的等渗离子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健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健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116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