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次注塑短冷却快速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11941.6 | 申请日: | 2021-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464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姜淮矿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安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72 | 分类号: | B29C45/72;B29C45/14;B29C45/40 |
代理公司: | 东莞卓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54 | 代理人: | 朱鹏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次 注塑 冷却 快速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次注塑短冷却快速生产方法,包括用于放置一次产品的下模仁、用于运输下模仁的输送机构、用于二次注塑的注塑模具,以及用于注塑的注塑机,具体操作步骤如下:第一步,通过运输结构将下模仁运输到合适位置,第二步,将下模仁装入注塑模具中,第三步,注塑模具合模进行注塑,第四步,将下模仁从注塑模具中取出,重新放入运输装置内,当运输装置运作时,利用空气进行冷却,创新地由原来在注塑模具内部进行冷却的步骤,改为外部冷却,节省了在注塑模具中的冷却时间,在批量生产中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注塑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二次注塑短冷却快速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注塑成型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6个阶段:合模、注射、保压、冷却、开模和脱模,产品在注塑完成后需要在模具中经历冷却过程,而冷却过程会耗费一定时间,在此过程中生产处于停止状态,而批量生产中在此过程会浪费大量时间,而生产时间成本又与产品价格挂钩,浪费时间越多,产品的竞争力就越低,另外现有的注塑模具设有顶出机构,用于产品注塑完成后,将产品顶出,由于设置了顶出机构增加了注塑模具的制造难度和成本,降低了产品的竞争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次注塑短冷却快速生产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二次注塑短冷却快速生产方法,包括用于放置一次产品的下模仁、用于运输下模仁的输送机构、用于二次注塑的注塑模具,以及用于注塑的注塑机,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输送机构上设有若干用于放置下模仁的放置位,将若干下模仁安放在放置位上,然后通过输送机构将下模仁运输到适当位置,进行上料,及等待装入注塑模具;
第二步,注塑模具中设有用于放置下模仁的安放位,当注塑模具处于开模状态时,安放位会显露出来,此时,将载有一次产品的下模仁从放置位中取出放入安放位中,当下模仁放置入安放位内后,位于下模仁上的一次产品与设置在注塑模具中的注塑空间对应;
第三步,注塑模具进行合模动作,合模完成后注塑机将熔融状态的塑胶注入注塑模具中的注塑空间内,使熔融状态的塑胶包裹在一次产品外面注塑完成;
第四步,注塑完成后,注塑模具进行开模动作,使注塑模具中的安放位显露出来,然后将载有成品的下模仁从安放位中取出,再将载有成品的下模仁放入输送机构设有的放置位中,此时,输送机构动作,将下一载有一次产品的下模仁运输到待装入注塑模具的位置过程中,载有成品的下模仁同步动作,利用空气进行冷却,即完成整个生产过程,最后将下一放有一次产品的下模仁放入安放位中,重复上述步骤进行批量操作。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一步中,输送机构包括用于运送一次产品的送料装置、用于将一次产品放置在下模仁上的上料装置、用于运送下模仁到合适位置的传送装置,以及用于注塑完成后夹取成品与下模仁分离的下料装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一步中,传送装置包括旋转驱动装置和转盘,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与转盘传动连接,所述转盘上设有若干用于放置下模仁的放置位。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二步中,注塑模具包括下模座和上模座,所述上模座上设有与注塑机对应的注塑孔,所述下模座上设有用于固定下模仁的安放位,所述安放位两侧分别设有相互配合使用的注塑模仁,注塑模仁相互贴合时与注塑孔相对应,所述下模座与上模座之间设有用于注塑模仁开合的开合机构,当上模座与下模座分离时,通过开合机构使注塑模仁相互分离,将安放位显露出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二步中,注塑模具中的开合机构包括导柱、至少两个安装孔和导孔,所述安装孔相背倾斜设在上模座上,所述导孔分别对应安装孔设在注塑模仁上,所述导柱安装在一端安装在安装孔内,所述导柱另一端与导孔活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安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安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119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