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路径和远程复制技术的容灾方法、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12438.2 | 申请日: | 2021-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259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焦浩霖;马豹;亓开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浪潮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6 | 分类号: | G06F3/06;G06F11/2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徐胭脂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中国(山东)自由贸易***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路径 远程 复制 技术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多路径和远程复制技术的容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各存储设备的卷配置同步远程复制,并将具备远程复制关系的卷的全球标识ID标识为同一个磁盘设备;
分别将各存储设备的卷挂载到宿主机;
宿主机进行磁盘扫描,获取分别为两个不同全球标识ID对应卷的多条路径;
将获取的两个卷的多条路径聚合为一个虚拟卷,并根据两个全球标识ID将路径分为两组,并设置两组路径为主备模式;
监控主路径组的状态,当主路径组发生故障时,自动进行切换路径至备路径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路径和远程复制技术的容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将各存储设备的卷配置同步远程复制,并将具备远程复制关系的卷的全球标识ID标识为同一个磁盘设备的步骤之前包括:
分别在不同存储设备创建相同规格的磁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路径和远程复制技术的容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宿主机进行磁盘扫描,获取分别为两个不同全球标识ID对应卷的多条路径的步骤包括:
设置多路径软件传入的不同的全球标识ID的磁盘为同一个磁盘设备;
多路径软件在宿主机进行磁盘扫描时,获取分别为两个不同全球标识ID的卷的多条路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路径和远程复制技术的容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监控主路径组的状态,当主路径组发生故障时,自动进行切换路径至备路径组的步骤包括:
监控主路径组存储设备的状态;
当主路径组存储设备发生故障时,备用路径组存储设备启用卷的读写能力,同时备用路径组存储设备将主路径组存储设备的故障上报,将路径切换至备用路径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多路径和远程复制技术的容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当主路径组存储设备发生故障时,备用路径组存储设备启用卷的读写能力,同时备用路径组存储设备将主路径组存储设备的故障上报,将路径切换至备用路径组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监控主路径组存储设备故障修复后,开启备用路径组存储设备的卷到主路径组存储设备的卷的反向远程复制;
监控数据反向同步是否完成;若否,继续执行步骤:监控数据反向同步是否完成;
若是,将备用路径组存储设备的卷和主路径组存储设备的卷的远程复制方向进行切换;
将路径回切至主路径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多路径和远程复制技术的容灾方法,其特征在于,监控数据反向同步完成的步骤还包括:
检测备用路径组存储设备的卷的数据和主路径组存储设备的卷的数据是否完全一致;
当数据完全一致时,执行步骤:将备用路径组存储设备的卷和主路径组存储设备的卷的远程复制方向进行切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多路径和远程复制技术的容灾方法,其特征在于,监控数据反向同步完成的步骤还包括:
当数据不完全一致时,检测备用路径组存储设备是否故障;
若是,执行步骤:将路径回切至主路径组;
若否,将备用路径组存储设备的卷的数据同步到主路径组存储设备的卷,执行步骤:检测备用路径组存储设备的卷的数据和主路径组存储设备的卷的数据是否完全一致。
8.一种基于多路径和远程复制技术的容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设备A、存储设备B、宿主机;存储设备A中存在卷A,存储设备B中存在卷B;存储设备A与存储设备B远程通信;
该系统还包括挂载模块、配置模块、多路径软件模块、监控模块、切换模块;
挂载模块,用于将卷A和卷B同时挂载到宿主机中;
配置模块,用于将各存储设备的卷配置同步远程复制;
多路径软件模块设置在宿主机,用于进行宿主机磁盘扫描,获取分别为两个不同全球标识ID对应卷的多条路径;将获取的两个卷的多条路径聚合为一个虚拟卷,并根据两个全球标识ID将路径分为两组,并设置两组路径为主备模式;
监控模块,用于监控主路径组的状态;
切换模块,用于当主路径组发生故障时,自动进行切换路径至备路径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浪潮数据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济南浪潮数据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1243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