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后纵韧带切割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12652.8 | 申请日: | 2021-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83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庆;马维虎;刘观燚;汪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第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209 | 分类号: | A61B17/3209;A61B17/320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刘艳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韧带 切割 | ||
一种后纵韧带切割器,包括下手柄、弹簧、推动杆、刀片连接杆、上手柄、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盘和第二连接盘;第一连接杆和下手柄分别位于第一连接盘的两侧并连接第一连接盘,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部活动连接推动杆的一端;推动杆的另一端连接刀片连接杆;刀片连接杆的另一端转动设有刀片;第二连接杆和上手柄位于第二连接盘的两侧并连接第二连接盘;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设有用于勾起后纵韧带的弯钩部;弯钩部的内侧端面设有用于滑动配合刀片的切割槽;第二连接盘通过第二连接部活动连接第一连接盘;弹簧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接杆,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推动杆。本发明使用方便能在病人手术时快速切除后纵韧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后纵韧带切割器。
背景技术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是目前治疗各种颈椎病的常用手术方式,前路减压手术一般是先切除椎间盘,然后撑开椎间隙,接着往往需要切除后纵韧带以达到脊髓充分减压的目的。由于后纵韧带后方紧邻硬脊膜且较为坚韧以及手术部位较深且操作空间有限等因素,因此,手术医生使用手术尖刀、枪钳、后纵韧带钩等常规的手术器械进行切除后纵韧带时较为困难,增加手术时间,而且容易造成硬脊膜破裂导致脑脊液漏,甚至损伤脊髓导致瘫痪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目前市场上还没有公认的专用于切除后纵韧带的手术器械。
发明内容
(一)发明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后纵韧带切割器,本发明使用方便能在病人手术时快速切除后纵韧带,不会对病人造成伤害,大大提高手术的效率。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后纵韧带切割器,包括下手柄、弹簧、推动杆、刀片连接杆、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上手柄、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盘和第二连接盘;
下手柄的一端连接第一连接盘;第一连接杆和下手柄分别位于第一连接盘的两侧,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连接第一连接盘,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部活动连接推动杆的一端;推动杆的另一端连接刀片连接杆;刀片连接杆的另一端转动设有刀片;
上手柄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接盘;第二连接杆和上手柄位于第二连接盘的两侧,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接盘,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设有用于勾起后纵韧带的弯钩部;弯钩部的内侧端面设有用于滑动配合刀片的切割槽;
第二连接盘通过第一连接部活动连接第一连接盘;下手柄、第一连接盘、第一连接杆、上手柄、第二连接盘和第二连接杆形成剪刀结构;
弹簧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接杆,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推动杆。
优选的,推动杆的外周面上设有用于配合连接弹簧一端的第一固定钩;第二连接杆的外周面上设有用于配合连接弹簧另一端的第二固定钩。
优选的,推动杆的另一端设有用于供刀片连接杆滑动插入的凹槽;凹槽在推动杆上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有用于紧定刀片连接杆的紧定件。
优选的,刀片连接杆的另一端设有用于容纳刀片的容纳槽;容纳槽在刀片连接杆的两侧均设有第一通孔;
刀片上贯穿设有第三连接部;第三连接部转动连接两个第一通孔。
优选的,推动杆的一端设有第二通孔;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三通孔;
第二连接部的投影形状为工字形,第二连接部配合容纳在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内用于供推动杆和第一连接杆套设在第二连接部的外侧,构成第一活动连接结构;推动杆的外周面和第一连接杆的外周面平齐。
优选的,第一连接盘和第二连接盘的中心处均设有第四通孔;
第一连接部的投影形状为工字形,第一连接部配合容纳在两个第四通孔内用于供第一连接盘和第二连接盘套设在第一连接部的外侧,构成第二活动连接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第六医院,未经宁波市第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126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