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自定义纹路的3D立体材料及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13770.0 | 申请日: | 2021-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49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朴大雨;张思荣;熊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艾士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1/20 | 分类号: | B29C41/20;B29C41/38;B29C41/22 |
代理公司: | 东莞领航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5 | 代理人: | 罗崇保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定义 纹路 立体 材料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自定义纹路的3D立体材料及制作方法,涉及3D立体材料技术领域,在下模座B和上模座B之间设置有磁性纹路B,在下模座B和上模座B之间设置有磁性纹路B,同时在磁性模具上放入PET膜,并通过带有金属粉的混合料进行排序,两者相互叠加,可形成3D立体纹路图案的效果,和传统的3D打印或转印的方式相比,本结构制作设备采购成本较低,且后期维护成本较少,进一步保障了产品市场定价的优势,另外,在3D视觉效果的立体材料的表面涂覆一层TPU材料,可以对3D立体材料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进一步提高了实用寿命,而混合料中的颜色不唯一性,可保障成型3D立体材料的外部美观性,进一步提高了视觉冲击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D立体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自定义纹路的3D立体材料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3D立体材料的制作,通常是通过3D打印或转印的方式来实现,上述方式在实际制作时,所需的制作设备采购价格昂贵,且后期的维护成本高,同时,所形成的产品,因制作成本高,导致在市场上的定价不占优势,为此,本领域的工作人员提出了一种可自定义纹路的3D立体材料及制作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自定义纹路的3D立体材料及制作方法,解决了现有制作3D立体材料方式,通常是3D打印或转印,上述方式在实际制作时,所需的制作设备采购价格昂贵,且后期的维护成本高,同时,所形成的产品,因制作成本高,导致在市场上的定价不占优势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一方面,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可自定义纹路的3D立体材料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取一加工制作模具,并在所述模具内部的空腔中自定义所需的磁性纹路A,得到磁性模具A;
步骤2:在所述磁性模具A上覆盖一层PET膜;
步骤3:在所述PET膜上倒入成分中带有金属粉的混合料,并均匀涂覆所述混合料;
步骤4:所述带有金属粉的混合料在所述磁性纹路A的吸附作用下,会自动生成对应的可视纹路A,待可视纹路A固化定型后,备用;
步骤5:将步骤1中所述磁性模具A撤下,更换内部空腔中自定义有磁性纹路B的磁性模具B;
步骤6:将带有可视纹路A的PET膜,重新覆盖在所述磁性模具B上;
步骤7:在所述带有可视纹路A的PET膜上,再次倒入所述混合料,并均匀涂覆;
步骤8:所述混合料在所述磁性纹路B的吸附作用下,会自动生成对应的可视纹路B,待可视纹路B固化定型;
步骤9:重复操作步骤5至步骤8,可获得可视纹路C、可视纹路D以及可视纹路F;
步骤10:可视纹路A、可视纹路B、可视纹路C、可视纹路D以及可视纹路F,均生成在所述PET膜上,相互叠加后,形成3D视觉效果的立体材料,并最终在所述3D视觉效果的立体材料的表面涂覆一层TPU材料,待固化后,即可获得成品。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获得的磁性模具A,包括尺寸相适配的下模座A和上模座A以及设置在所述下模座A和上模座A之间的磁性纹路A。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5中所获得的磁性模具B,包括尺寸相适配的下模座B和上模座B以及设置在所述下模座B和上模座B之间的磁性纹路B。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磁性纹路A和磁性纹路B自定义的纹路形状不唯一,两者完全相同或完全不同。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混合料由如下成分制备而得:金属粉、颜料、金葱粉以及硅胶粉。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金属粉为铁粉,所述颜料的颜色不唯一,通过所述颜料形成的可视纹路A、可视纹路B、可视纹路C、可视纹路D以及可视纹路F,在相互叠加后,形成单色或多色的3D视觉效果的立体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艾士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艾士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137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