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肝脏毒性的预防和干预药物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713871.8 申请日: 2021-06-26
公开(公告)号: CN113244235B 公开(公告)日: 2022-12-30
发明(设计)人: 郑江;彭缨;胡紫霞;周梦悦 申请(专利权)人: 沈阳药科大学;贵州医科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1/496 分类号: A61K31/496;A61K31/198;A61K31/365;A61K36/8945;A61P1/16;A61P39/02
代理公司: 西安鼎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63 代理人: 刘喜保
地址: 110016 辽***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肝脏 毒性 预防 干预 药物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肝脏毒性的预防和干预药物。具体地,黄毒素B或黄药子提取物引发的肝脏毒性的预防和干预的药物为伊曲康唑、N‑乙酰半胱氨酸、N‑乙酰赖氨酸中的任一种。本发明拓展了伊曲康唑、N‑乙酰半胱氨酸、N‑乙酰赖氨酸治疗由黄毒素B或黄药子提取物引发的肝脏毒性的用途,为开发治疗黄药子肝毒性药物提供了试验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涉及肝脏毒性的治疗药物,具体涉及由黄毒素B或黄药子提取物引发的肝脏毒性的预防和干预的药物。

背景技术

黄药子为薯蓣科薯蓣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黄独块茎,又名黄独、黄药根、黄药、黄药脂、山慈姑、金线吊虾蟆、铁秤砣等。主产于湖南、湖北、江苏等地,山东、河南、安徽、浙江、福建等地亦有种植。黄药子性凉、味苦,具有凉血、降火、清瘿、解毒的功效,其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古书早有记载,药用价值较高且应用广泛。现代临床多将黄药子用于甲状腺肿、吐血衄血、食道癌、胃癌、淋巴结核、乳腺肿瘤等疾病的治疗,但发现黄药子具有肝毒性,其毒性严重制约了临床作用的发挥。

黄药子中含有茋类、黄酮类、甾体、二萜内酯类以及其他等多种化合物,但是目前针对黄药子中具体某一种化学成分的药理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尚集中在少数化合物中,如山药皂苷元、黄独素等,其余化合物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探究(朱大成等,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2(02),117-121)。现代研究表明,二萜内酯类化合物是黄药子的主要有效及毒性成分,已发现的二萜内酯类成分主要有黄独素A-M、8-表黄独素乙酸酯(EEA)等,其中以黄独素B和8-表黄毒素乙酸酯为主(李俊等,中华中医药学刊,2020,38(12),100-103)。以黄独素B为代表的二萜内酯类成分,既是黄药子的活性成分,又是其毒性成分(李军等,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39(15),3846-3848)。

关于黄药子肝毒性的毒理学研究,主要从代谢激活、氧化应激、线粒体损伤和细胞凋亡等方面探讨黄药子的肝毒性机制。基于L-02细胞进行6种黄毒素(Diosbulbins)平行的体外毒性筛选,得出包括黄毒素B在内的多种黄毒素是黄药子肝脏毒性的物质基础(苏钰文等,2012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二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梁玉琼等的研究得出,黄药子总皂苷(TSRD)连续给药对小鼠肝脏具有一定的毒性,其机制可能与氧化应激损伤,诱导肝组织Nrf2及CYP2E1表达有关(中华中医药学刊,2020年10期)。

随着近年来关于黄药子毒性成分和毒理学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对黄药子肝毒理机制的认识也变得更加客观和清晰。但是,黄药子及其提取物引发肝脏毒性的预防和干预机制仍需要进一步探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由黄毒素B或黄药子提取物引发的肝脏毒性的预防和干预的药物。

基于现有文献及其揭示的研发成果,以黄独素B为代表的二萜内酯类化合物是黄药子的主要有效及毒性成分,现有研究普遍认为包括黄独素B在内的多种组分是黄药子肝脏毒性的物质基础。本专利发明人团队通过敲除试验巧妙的得出黄药子肝毒性成分是黄毒素B,并且只(仅)是黄毒素B,敲除黄毒素B的黄药子提取物并不表现出明显的肝脏毒性,从而消除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包括本领域的研究人员对黄药子肝脏毒性物质基础的偏见或误解。具体参见专利申请CN202110579946.8。

本发明在专利申请CN202110579946.8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由黄毒素B或黄药子提取物引发的肝脏毒性的预防和干预的药物。具体地,黄毒素B或黄药子提取物引发的肝脏毒性的预防和干预的药物为伊曲康唑、N-乙酰半胱氨酸、N-乙酰赖氨酸中的任一种。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所述“预防和干预”与生物医药领域的“治疗”概念相同或等同,不会让本领域技术人员产生误解或引起歧义。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伊曲康唑为有效组分制备的用于预防和干预由黄毒素B或黄药子提取物引发的肝脏毒性的药物。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N-乙酰半胱氨酸为有效组分制备的用于预防和干预由黄毒素B或黄药子提取物引发的肝脏毒性的药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药科大学;贵州医科大学,未经沈阳药科大学;贵州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138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