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蠕变聚丙烯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塑料托盘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14842.3 | 申请日: | 2021-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92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胡仁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东拓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51/06 | 分类号: | C08L51/06;C08L27/18;C08K7/14;C08K5/3435;C08K3/26;C08K3/30;C08K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3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蠕变 聚丙烯 及其 制备 方法 以及 塑料托盘 | ||
本申请涉及塑料的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耐蠕变聚丙烯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塑料托盘。耐蠕变聚丙烯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丙烯45‑76份、马来酸酐3‑8份、引发剂1‑4份、聚四氟乙烯粒子0.8‑2份、2,2,6,6‑四甲基‑1‑(1‑苯基乙氧基)哌啶0.02‑0.2份、玻璃纤维11‑23份、分散剂1‑3份、耐蠕变改性剂13‑21份;所述耐蠕变改性剂由硫酸钡、碳酸盐、炭黑按照(1‑3):(4‑7):(2‑3)的重量比组成;耐蠕变聚丙烯的制备方法为:(1)将聚丙烯、马来酸酐、引发剂混合浸泡得到聚丙烯体系;(2)向聚丙烯体系中加入水以进行接枝反应得到接枝聚丙烯;(3)将原料混合后,挤出得到耐蠕变聚丙烯。本申请的耐蠕变聚丙烯可用于制造塑料托盘,其具有耐蠕变性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塑料的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耐蠕变聚丙烯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塑料托盘。
背景技术
作为与集装箱类似的一种集装设备,托盘现已广泛应用于生产、运输、仓储和流通等领域。随着经济高速发展,物流成为生产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推广绿色循环包装,物流托盘包装循环共用成为未来趋势,而使用寿命长,卫生、安全、高性能的托盘将成为循环共用首先产品。
目前,塑料托盘一般采用聚丙烯制成,聚丙烯具有聚丙烯(PP)是塑料产业中发展最为迅速的塑料品种之一,其具有力学性能好、比重轻、无毒、易加工、耐腐蚀等优点;且由于聚丙烯的原料来源广、价格低廉,故在家电、汽车以及包装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在汽车、电动工具、家电等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
但由于PP树脂自身结构方面的限制,其耐蠕变性能较差,托盘作为承重物,在长期压力下容易形变。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聚丙烯的耐蠕变性,本申请提供一种耐蠕变聚丙烯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塑料托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耐蠕变聚丙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耐蠕变聚丙烯,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丙烯45-76份、马来酸酐3-8份、引发剂1-4份、聚四氟乙烯粒子0.8-2份、2,2,6,6-四甲基-1-(1-苯基乙氧基)哌啶0.02-0.2份、玻璃纤维11-23份、分散剂1-3份、耐蠕变改性剂13-21份;
所述耐蠕变改性剂由硫酸钡、碳酸盐、炭黑按照(1-3):(4-7):(2-3)的重量比组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采用马来酸酐接枝,对聚丙烯进行改性,从而提升聚丙烯的各项性能。其中,采用硫酸钡、碳酸盐、炭黑按照(1-3):(4-7):(2-3)的重量比组成的耐蠕变改性剂,不仅提升聚丙烯的耐蠕变性,同时提升了聚丙烯的机械强度,从而适用于托盘制造。且,炭黑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提升聚丙烯的抗静电效果。
另外,玻璃纤维作为补强材料可大大提升聚丙烯的抗拉强度,同时提升聚丙烯的耐热性和耐老化性,对于长期暴晒的托盘具有延缓老化的效果。
其次,聚四氟乙烯粒子可提高聚丙烯的熔体强度,且聚四氟乙烯具有良好的耐老化性和极低的吸水性,从而提升聚丙烯的耐老化性,且用于托盘制造时,可提高托盘的疏水性。
2,2,6,6-四甲基-1-(1-苯基乙氧基)哌啶通过在挤出时与聚丙烯在螺杆挤出反应,分解或热解之后,形成硝酰自由基或戊氮自由基,从而提升聚丙烯的熔体强度。
分散剂可使耐蠕变改性剂均匀分布于聚丙烯基体中,使制得的耐蠕变聚丙烯的耐蠕变性更加均匀。
优选的,所述碳酸盐为碳酸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碳酸钙可提升聚丙烯的机械性能,且碳酸钙与硫酸钡、炭黑组合时,可更好地提升聚丙烯的耐蠕变性能。另外,碳酸钙原料易得,成本较低,加工简单。
优选的,所述耐蠕变改性剂由硫酸钡、碳酸钙、炭黑按照2:5:3的重量比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东拓塑业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东拓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148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