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器给水装置及便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15486.7 | 申请日: | 2021-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960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月 |
主分类号: | E03D1/30 | 分类号: | E03D1/30;E03D1/32;E03D1/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4032 辽宁省鞍山***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给水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一种便器给水装置及便器,该便器给水装置包括:进水控制机构、切换机构、复位机构、蓄能驱动机构。切换机构具有第一水道、第二水道、切换阀芯;复位机构驱使切换阀芯将第二水道阻塞;蓄能驱动机构,具有积水腔,利用一部分第一水道的水,使蓄能驱动机构储能,当第一水道的水流变小后,蓄能驱动机构释放能量驱动切换阀芯将第一水道阻塞使第二水道畅通,再次向切换机构供水则水从第二水道流出,当停止向切换机构供水一段时间后,切换阀芯复位阻塞第二水道,回到初始状态。本装置,利用供水管道内的流动水的能量,驱动阀芯延时运动,同时用进水控制机构控制水的流出口循环往复。本申请也提供了一种具有此便器给水装置的马桶。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卫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器给水装置及便器。
背景技术
目前,诸多便器为了减小对浴室空间的占用,通常选用无水箱式或者小水箱式便器,此类便器因无储水功能或储水量小,因此一般对便器洗圈水道及排污水道进行分步冲洗,正常冲水顺序为:先对洗圈水道冲水,而后再对排污水道进行冲水,再对洗圈水道冲水。上述顺序排水便需要切换阀来实现。
现有切换阀一般使用电机或者水箱内的水位高度进行切换,存在的问题是成本较高,结构较多或者控制精度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便器给水装置,其使用常用的切换结构,保证切换阀芯短距离运动的基础上,不用电控仅依靠水源的通断即可实现水道的往复变化。对应的将此给水装置应用于便器内,本申请同时提供一种便器。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便器给水装置,包括:进水控制机构、切换机构、复位机构、蓄能驱动机构;
其中进水控制机构,为便器提供冲洗用水。
切换机构,位于进水控制单元下游,控制冲洗用水经过不同的水道流出,切换机构具有第一水道、第二水道、切换阀芯,切换阀芯可以运动从而使第一水道及第二水道分别阻塞或畅通。
复位机构,当进水控制机构停止向切换机构给水后,驱使切换阀芯位于第二水道被阻塞的位置,这一驱动的完成可能是停水后的一段时间之后,保证切换阀芯处于便器冲洗前默认的位置。
蓄能驱动机构,具有积水腔,当水流经第一水道时,流入切换阀的最多一部分冲洗水进入积水腔蓄能驱动机构储能,当第一水道的水流变小后,蓄能驱动机构释放能量驱动切换阀芯将第一水道阻塞。在这里,蓄能机构的水源可能来自于第一水道中也可能来自于和第一水道被同时打开的第三水道。
在这里所说的阻塞或畅通是比较意义上的,比如阻塞代表水路通道由大变小甚至截至,阻塞也可代表当进水控制机构不给水时水路通道较大但给水时水路流过冲击导致通道变小。畅通代表的意义可参照阻塞进行理解。
在前述结构中,蓄能装置利用水流的流动压或水流本身的重力,对蓄能装置进行蓄能,但因切换阀中水流流动过程中的动压具有驱使切换阀芯保持不动的特点,设置传递到切换阀芯的力小于保持不动的力与复位机构提供的力的合力,从而实现蓄而不发,直到切换阀中水流变小或停止流动,才推动阀芯将第一水道关闭,在此过程我们称为水流通道的“自闭”。
在第二水道畅通时,如果进水控制机构开始向切换阀供水,则第二水道出水,如果不供水或第二水道停止出水后,长期之下复位机构驱使切换阀芯回到第二通道阻塞而第一通道畅通的位置,即阀芯“复位”。
前述结构可以实现不依靠电力的情况下,轻微驱动阀芯,对水源进行控制从而而实现切换水道的切换。
可选的,当 t0时刻时,进水控制机构向切换机构给水,至少大部分水经第一水道流出,最多一部分水流向积水腔同时蓄能驱动机构储能;
当 t0之后或同时的 t1时刻时,蓄能驱动机构向切换阀芯提供将第一水道阻塞的驱动力,但该驱动力无法抵消包含切换阀内水流阻止切换阀芯运动的力的阻止力,切换阀芯切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月,未经李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154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合页
- 下一篇:基于双半立柱隐框效果的半隐框玻璃与金属板组合式幕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