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过滤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15614.8 | 申请日: | 2021-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36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发明(设计)人: | 吕海江;陈继杭;韩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春燕 |
主分类号: | B01D35/01 | 分类号: | B01D35/01;B01D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2100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过滤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过滤器,包括具有入口、出口和排气口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外周与第二壳体内壁之间形成环形空间的滤芯;滤芯至少包括过滤介质,中心杆,及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该第一端盖靠近第一壳体,并形成贯穿其厚度方向的中心孔和用于将入口和环形空间连通的第一连通口,出口通过该中心孔与滤芯的中空内部连通;第一端盖和第一壳体之间形成与排气口连通的第二引导通道,其具有与环形空间连通的第一端和与入口连通的第二端,用于将环形空间和第一连通口上游的气泡向排气口引流。该过滤器中,原料流体流向第一连通口的过程中,其中夹带的气泡直接进入第二引导通道的第二端,而后流向排气口,气泡排出路径短、排出速率快,过滤速率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过滤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过滤器。
背景技术
现有过滤设备使用三个独立的接口,也就是排气口、入口和输出口,原料流体通过入口进入,然后进入壳体底部,流体经滤膜过滤、污染物被截留,洁净滤液经输出口排出;同时,原料流体中夹带的气泡经排气口排出壳体。为了更好地从过滤器中清除气泡,壳体盖的上表面被设置成具有一向上指向排气口的倾斜角度,允许气泡逐渐地上升到壳体内的最高点,然后离开壳体。
通常,原料流体储存于储存设备内,通过泵等动力装置抽出、经管道输送至入口,由于动力设备对原料流体产生扰动作用,导致环境中的气体持续被混入原料流体中,换句话说,整个过滤的进行过程中,气泡会持续不断随着原料流体流入过滤设备内部,这就提高了过滤设备的排气要求,要求过滤设备必须能够快速向外排出气泡,否则因为气泡的持续流入,过滤设备整体的过滤速率会下降,并且未及时排出的气泡还可能被夹带至洁净滤液中,进而影响下游制程产品的品质。另外,部分客户现场的原料流体本身夹带的气泡就比较多,这也提高了过滤设备的排气要求。
而该现有的过滤设备中,由于入口和排气口密封隔开,原料流体中夹带的气泡必须从壳体的底部慢慢上升到达排气口附近,然后排出,也就是说气泡的排出路径比较长,进而导致气泡排出的速率慢,即过滤设备内部的气泡不能及时排出,进一步造成过滤速率下降,因为气泡聚集在过滤设备内部,会造成原料流体经入口流入壳体内部的速率下降。
由于存在设备对原料流体流动的扰动,原料流体本身夹带的气泡较多,以及现有过滤设备的排气结构缺陷导致气泡排出速率慢等影响因素,造成现有过滤设备无法满足下游工段对气泡的控制要求,因此,需要改进现有过滤设备的气泡的排出结构,以便能够加快气泡的排出速率,从而满足下游工段对于工艺流体中气泡含量的控制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气泡排出速率快,可满足高气泡含量的原料流体的排气要求,过滤速率高的过滤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过滤器,包括,
第一壳体,具有入口、出口和排气口;
第二壳体,其顶端与所述第一壳体密封连接;
滤芯,定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内部,其外周与所述第二壳体内壁之间形成环形空间;
所述滤芯至少包括过滤介质,中心杆,及密封连接于其两端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该第一端盖靠近所述第一壳体,并形成贯穿其厚度方向的中心孔和用于将所述入口和环形空间连通的第一连通口,所述出口通过该中心孔与滤芯的中空内部连通;
所述第一端盖和第一壳体之间形成第二引导通道,其与所述排气口连通,所述第二引导通道具有分别与所述环形空间连通的第一端和与所述入口连通的第二端,该第二引导通道用于将所述环形空间和所述第一连通口上游的气泡向所述排气口引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春燕,未经张春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156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