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排气后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16051.4 | 申请日: | 2021-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69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吴华伟;赵千;吴红静;雷宇;刘祯;万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F01N3/28 | 分类号: | F01N3/28;F01N3/20;F01N1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张志江 |
地址: | 441053 湖北省襄***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排气 处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发动机排气后处理系统,发动机排气后处理系统包括壳体和尿素混合器,壳体设有通道,通道设有连通至壳体外壁的废气进口和尿素喷口,尿素液滴在通道内分解产生氨气与废气形成混合气体,尿素混合器安装于通道内,尿素混合器包括导流件,导流件沿通道的环周方向弯曲延伸,以引导经过的气流形成涡流,有效地促进混合气体和尿素液滴的混合,同时涡流状的气流可将尿素液滴打散,有利于尿素液滴的分解;所述导流件沿气流方向贯设有第一通孔,增加气流的流动路径,对尿素液滴起打散破碎的作用,使得尿素液滴破碎为更小的溶液,更易于分解,避免尿素液滴在通道的内壁产生结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尾气后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排气后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发动机排气后处理系统主要是用来处理或净化发动机排气中碳氢化合物(HC)、一氧化碳(CO)、颗粒物以及氮氧化物(NOx)等有毒及有害物质的装置。随着国六排放标准的实施,对NOx的排放提出了很高要求,而在发动机排气后处理系统中,主要是利用尿素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来转化尾气中的NOx,使其生成无污染的氮气(N2)和水(H2O)。但是,当发动机(尤其是柴油发动机)处于低工况时,排放的尾气的温度比较低,导致系统中尿素喷口喷出的尿素液滴不易雾化分解,其不仅影响还原剂氨气的生成与分布,严重时还会在排气通道的壁面产生结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发动机排气后处理系统,旨在解决低温状况下尿素喷口喷出的尿素液滴不易雾化分解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发动机排气后处理系统,所述发动机排气后处理系统包括:
壳体,设有通道,所述通道设有连通至所述壳体外壁的废气进口和尿素喷口;以及,
尿素混合器,安装于所述通道内,所述尿素混合器包括导流件,所述导流件沿所述通道的环周方向弯曲延伸,以引导经过的气流形成涡流,所述导流件沿气流方向贯设有第一通孔。
可选地,所述导流件包括多个导流片,多个所述导流片沿所述通道的环周方向间隔分布,每一所述导流片沿着气流方向均贯设有所述第一通孔。
可选地,所述尿素混合器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于所述通道内,所述安装座沿气流方向贯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沿所述安装座的环周方向间隔布设有多个;
多个所述导流片一一对应安装于多个所述第二通孔,每一所述导流片自所述第二通孔的一侧在朝向所述第二通孔的另一侧的方向上呈逐渐朝所述气流方向倾斜延伸。
可选地,所述导流片倾斜角度为15°~45°。
可选地,所述第一通孔的径向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第一通孔的半径设置为3mm~4mm。
可选地,所述通道包括进气通道、出气通道和混合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出气通道并排设置,所述混合通道设于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出气通道之间,且连接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出气通道,所述废气进口设于所述进气通道远离所述混合通道的一端,所述尿素喷口设于所述混合通道靠近所述进气通道的一端。
可选地,所述发动机排气后处理系统还包括扰流板,所述扰流板设置于所述进气通道及所述混合通道之间的连通处,所述扰流板沿所在位置处的气流方向贯设有多个第三通孔。
可选地,多个所述第三通孔包括位于所述扰流板的中部的第一导流孔以及位于所述扰流板的边缘处的第二导流孔;
其中,所述第二导流孔的截面积不小于所述第一导流孔的截面积。
可选地,所述混合通道位于所述进气通道和所述出气通道的同一侧,且具有靠近所述进气通道及所述出气通道的近侧以及远离所述进气通道及所述出气通道的远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文理学院,未经湖北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160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喷涂机器人示教器及方法
- 下一篇:控制终端的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