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镜驱动结构、潜望透镜驱动装置、照相装置、电子产品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16666.7 | 申请日: | 2021-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43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罗来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10 | 分类号: | G02B7/10;G02B27/64;G03B13/34;G03B5/00;G03B3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李勤学 |
地址: | 314100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镜 驱动 结构 装置 照相 电子产品 | ||
本发明公开了透镜驱动结构、潜望透镜驱动装置、照相装置、电子产品,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透镜驱动结构,包括架体,架体沿光轴方向排列设置有两组透镜移动组件;透镜移动组件包括载体、设置于载体与架体之间并驱动载体沿光轴方向移动的驱动结构、设置于载体与架体之间并驱动载体复位的弹簧结构;架体与远离光线进入端的一组透镜移动组件之间设置有防抖组件;防抖组件包括设置于对应载体的第一防抖磁石、设置于架体并与第一防抖磁石对应的防抖线圈。本发明通过两组透镜移动组件同步驱动载体移动,减小载体移动行程,提高对焦速度,同时通过防抖组件提高两载体同步移动时的防抖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相设备领域,尤其涉及到透镜驱动结构、潜望透镜驱动装置、照相装置、电子产品。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各式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数字商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尤其是对相机拍摄的品质更是严格,期能以高品质的画面纪录生活的点滴。
现有的透镜对焦方式是通过透镜驱动装置驱动透镜移动实现对焦;根据手机厚度及长焦距的要求,设置有潜望透镜驱动装置。
但是长焦距的对焦,需要增加透镜移动的行程,而现有透镜的驱动方式为单行程驱动,对焦时间较长,调焦速度比较慢,拍摄照片时需要等待对焦完成后才能进行,严重影响拍照速度。另外现有透镜驱动结构驱动载体及透镜移动时出现抖动影响对焦时长。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样一种结构进行改善,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透镜驱动结构、潜望透镜驱动装置、照相装置、电子产品,通过两组透镜移动组件同步驱动载体移动,减小载体移动行程,提高对焦速度,同时通过防抖组件提高两载体同步移动时的防抖性能。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透镜驱动结构,包括架体,
所述架体沿光轴方向排列设置有两组透镜移动组件;
所述透镜移动组件包括载体、设置于所述载体与架体之间并驱动载体沿光轴方向移动的驱动结构、设置于载体与架体之间并驱动载体复位的弹簧结构;
所述架体与远离光线进入端的一组透镜移动组件之间设置有防抖组件;
所述防抖组件包括设置于对应载体的第一防抖磁石、设置于所述架体并与第一防抖磁石对应的防抖线圈。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架体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开设有供光线穿过的透光孔,所述隔板位于两组透镜移动组件之间,所述防抖线圈设置于隔板,所述第一防抖磁石设置于所述载体光轴方向的端部。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抖线圈和第一防抖磁石均设置为四个,且呈环绕透光孔均匀排布。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簧结构包括分设于载体移动方向前后两侧的第一弹簧、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由两个呈对称设置的第一弹簧分部组成,所述第二弹簧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第二弹簧分部组成。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弹簧分部包括固定于所述载体移动方向一端端面的第一内固定部、固定于所述架体的第一外固定部、两个设置于所述第一内固定部及第一外固定部之间的第一悬臂部,两个第一悬臂部呈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弹簧分部包括固定于载体另一端端面的第二内固定部、固定于所述架体的第二外固定部、两个设置于所述第二内固定部与第二外固定部之间的第二悬臂部,所述架体端面开设有供第一外固定部安装的安装槽,所述第一外固定部固定于安装槽侧壁,所述架体设置有供第二外固定部安装的台阶,所述第二外固定部固定于台阶侧壁。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架体设置有外壳,所述架体沿光轴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盖体,所述盖体设置有抵接于所述架体侧壁的折边,所述架体端面边沿设置有供折边卡接的缺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未经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166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