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深基坑真空降水的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16678.X | 申请日: | 2021-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794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冯克俊;冯登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兴怡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10 | 分类号: | E02D19/10;E02D1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蓝迪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5 | 代理人: | 张翔 |
地址: | 20001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坑 真空 降水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基坑真空降水的工艺,包括降水前的准备工作、降水井的设备及安装工序及降水与基坑开挖;本发明适用于粉土、粘土、淤泥质粘土和粉砂等各种土层的基坑降水,本发明采用射流真空泵或机械真空泵、真空总水管及真空抽水管即可完成在井管内抽真空、抽水及向外排水的深基坑降水的全过程,本发明真空度控制在‑0.06Mpa左右,抽水的有效深度即可大于10米。本发明彻底改变了在降水井内设置潜水泵、管线及辅助设施的传统方式,采用真空泵自身实现了全自动真空深井降水,达到缩短降水工期、提高降水质量、节省降水成本和改善工地整体环境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型建筑地基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深基坑真空降水的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大型建筑物的建设数量日益剧增,在大型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从深基坑的开挖到深基坑完成构筑,通过降水井实施的地下降水过程一直陪伴始终,基坑中降低地下水位亦称地下水控制,即在基坑工程施工中以降低地下水位来满足围护结构和基坑开挖施工的要求,施工环境的地下水位越高,地基要求的降水深度越深,其施工难度越大。为防止深基坑对周围的建筑物和设施带来危害,因此,一般采用深井井点降低地下水位的方式来解决此类技术问题,真空深井井点降水所解决的问题是,一是,增加降水的总深度、降低地基内土壤的含水量;二是,简化降水井点及降水设备自身的结构;三是,在基坑内合理布置降水设备,提高基坑内整体的降水效率,现有技术专利号:ZL200610024254.2《真空基坑深井降水设备》、ZL200620039852.2《插管式真空基坑深井降水设备》及ZL200520047130.7《基坑深井井点降水专用设备》中公开了深井井点降水设备,尽管该技术方案在实际施工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存在一些缺陷,其一是,真空抽水管管壁上需多次设置第二透气孔35,导致工艺复杂,影响降水效率。其二是,深井井点的井管不能一次到位,需多次设置,此外,井管不能随基坑开挖而降低,阻碍了施工机械的正常作业。其三是,在大基坑内泵站分散,存在水电管道设置复杂、排水分散、不易管理、人力设备资源消耗大及工地的整体环境脏乱差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深基坑真空降水的工艺,包括降水前的准备工作、降水井的设备及安装工序及降水与基坑开挖;本发明适用于粉土、粘土、淤泥质粘土和粉砂等各种土层的基坑降水,本发明采用射流真空泵或机械真空泵、真空总水管及真空抽水管即可完成在井管内抽真空、抽水及向外排水的深基坑降水的全过程;本发明只需在井管内真空抽水管一端管壁上一次设置第二透气孔;深井井点的井管一次设置到位;真空泵站视基坑规模大小一次设计,水电管道整体合理布局。本发明真空度控制在-0.06Mpa左右,抽水的有效深度大于10米。本发明彻底改变了在降水井内设置潜水泵、管线及辅助设施的传统方式,采用真空泵自身实现了全自动真空深井降水,达到简化了降水工艺,缩短降水工期、提高降水质量、节省降水成本和改善工地整体环境的目的。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深基坑真空降水的工艺,其特点包括如下步骤:
1.1、降水前的准备工作:
1.1.1、完成基坑的围护,按设计要求在基坑内布置降水井点,在基坑内或周边布置一个或数个真空泵站,真空泵站内设有射流真空泵或机械真空泵;
1.1.2、打降水井,依次在每一个降水井点位置打降水井,降水井直径为250 mm ~750mm;降水井深度为基坑大底板标高以下3000mm~8000mm;
1.1.3、在降水井的底部填入中粗砂的垫层,垫层厚度为200mm~500mm;
1.1.4、下井管,在降水井内置入井管,井管直径为48 mm~300mm;井管下至降水井的井底;井管上口高出地平300mm~500mm;在降水井与井管的外径之间填充中粗砂,中粗砂的填充高度距地平1500mm~3000mm;随后在降水井与井管的外径之间继续填充粘土,粘土的填充高度至地平;所述井管的壁上分段设有滤水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兴怡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兴怡基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166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