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性面膜布的制备方法以及改性面膜布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16692.X | 申请日: | 2021-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08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发明(设计)人: | 徐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花画无纺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02 | 分类号: | A61K8/02;A61K8/73;A61K8/34;A61K8/66;A61K8/46;A61K8/65;A61Q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性 面膜 制备 方法 以及 | ||
本申请涉及化妆品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改性面膜布的制备方法以及改性面膜布。改性面膜布的制备方法为:首先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面膜基布,再将面膜基布浸泡在预处理液中,使面膜基布与预处理液中的甘油三酯酶胶囊结合,最后再经过减压蒸发即得到改性面膜布。本申请的改性面膜布具有清除油脂的效果,能够减少油脂对水分的阻碍,提高对油性皮肤人群的补水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化妆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改性面膜布的制备方法以及改性面膜布
背景技术
面膜是一种常用护肤品,是先对面膜基布进行裁切,再使经过裁切的面膜基布吸收面膜精华液以及水分后制成的。面膜基布通常采用无纺布制造而成,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能和较高的柔顺度。
公告号为CN109316359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含有纳米纤维素纤维的高保湿面膜基布及其制备方法,面膜基布由人造纤维素纤维或天然蚕丝制备而成,其制备方法为:(1)将微晶纤维素浸泡在酶溶液或碱溶液中,再加入带有正电荷的高分子聚合物,经过搅拌和均质后得到纳米纤维素的凝胶溶液;(2)将人造纤维素纤维或天然蚕丝制备成面膜基布,将步骤(1)中得到的纳米纤维素的凝胶溶液涂布在面膜基布表面,干燥,得到含有纳米纤维素纤维的高保湿面膜基布。带正电的高分子聚合物降低了纳米纤维素纤维与面膜基布之间的排斥作用,提高了面膜基布的吸水率。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相关技术中的面膜基布虽然具有较强的吸水能力,但当吸水后的面膜基布与油性皮肤接触时,油脂会对水分的扩散造成阻碍,导致油性皮肤难以从面膜基布中获取水分。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油性皮肤难以从面膜基布中获取水分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改性面膜布的制备方法以及改性面膜布。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改性面膜布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改性面膜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纤维素原料、壳寡糖以及无水乙醇按照(1.6~2.4):1:4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得到纺丝液,再以纺丝液为原料,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得面膜基布;
(2)将面膜基布浸泡在预处理液中,直到面膜基布发生溶胀,得到预处理面膜基布;所述预处理液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缓冲溶液45-60份,粘结剂35-50份,甘油三酯酶胶囊15-25份;
(3)将预处理面膜基布在减压条件下蒸发,脱去水分后得到改性面膜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壳寡糖和纤维素中均含有大量羟基,容易与水分子形成氢键,因此具有较强的保水能力。在纺丝液中,壳寡糖带正电,而纤维素原料带负电,因此壳寡糖容易与纤维素原料结合,并使得面膜基布更容易成型;在步骤(2)中,面膜基布发生溶胀,体积增大,然后,面膜基布又因减压蒸发而快速失水,使得面膜基布中产生大量孔隙,从而增大了面膜基布的比表面积,改善了面膜布的吸水效果;
当改性面膜布与油性皮肤接触时,甘油三酯酶胶囊释放的甘油三酯酶在使用者体温的作用下恢复活性,并将使用者皮肤表面的油脂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甘油分子中含有大量高活性的羟基,因此保水能力较强,有助于提高使用者皮肤的湿润度;由于壳寡糖中带有氨基,而氨基能够与脂肪酸反应,因此改性面膜布能够持续消耗油脂的水解产物,加快甘油三酯酶分解油脂的速率。
优选的,所述面膜基布中纤维素原料、壳寡糖以及无水乙醇的质量比为(1.8~2.2):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纤维素原料、壳寡糖以及无水乙醇的质量比在此范围内时,改性面膜布具有更高的吸水率,因此具有更好的保湿效果。
优选的,所述纤维素原料选用羟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天然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花画无纺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花画无纺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166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