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方形柱状浇筑支模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17228.2 | 申请日: | 2021-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42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寇松松;杨沐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3/02 | 分类号: | E04G13/02;E04G9/08;E04C3/34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刘晶晶 |
地址: | 243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方形 柱状 浇筑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方形柱状浇筑支模及其施工方法,涉及混凝土施工模具技术领域,所述该混凝土方形柱状浇筑支模及其施工方法,通过设计一种可拆卸型的方形柱状模具,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养护后的模具拆卸效率,并且在拆卸后的模具可以多次使用,降低施工成本;另外本发明通过在模具的一端开槽,另一端设置插头的形式,可以使模具是实际使用过程中应对不同高度的混凝土方形柱的浇筑,可以选择不同数量的模具,加强模具对不同施工要求的适应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施工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方形柱状浇筑支模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浇筑(concrete placement;concreting)将拌制好的混凝土料浇筑入仓、平仓、捣固密实的施工过程。浇筑要求连续、均匀并防止混凝土产生离析;平仓是用人工或机械的方法,将整个浇筑的仓面均匀摊平和充满混凝土料;捣固密实亦称“振捣”,有人工振捣和机械振捣两种,水利工程中普遍采用机械振捣方法。
在混凝土方形柱的浇筑中目前是采用木板制作模具或采用整体式模具,其中木板制作模具需要现场制作,且制作工艺和材质较差,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开模的问题;整体式模具具有力学性能良好的特点,在浇筑过程中不易开模,但在混凝土养护结束后需要从一端拆模,且过程复杂、繁琐,如果为楼板支撑柱,需要将整体式模具破拆后才能拆卸。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技术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方形柱状浇筑支模及其施工方法,解决了传统混凝土柱浇筑模具难拆卸且强度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混凝土方形柱状浇筑支模,由若干呈正方体状上下开口的支模板单元自下而上拼接而成,所述支模板包括A板、B板、C板、D板,所述A板与B板之间铰接,所述B板与C板之间铰接,所述C板与D板之间铰接,所述A板的内侧边沿设置有贴和斜面A,所述D板的内侧边沿设置有与贴合侧斜面A相适配的贴合斜面D,所述A板和D板的外侧边沿处均开设有卡槽,在贴和斜面A与贴合斜面D贴合后,可通过插板插入A板和D板的卡槽将贴和斜面A与贴合斜面D卡紧。
进一步地,所述A板、B板、C板、D板的顶端均开设有插槽,所述A板、B板、C板、D板的底端均设置有与插槽位置相对应且相适配的插头,相邻两个支模板单元通过各自上下两个A板、两个B板、两个C板和两个D板之间插头与插槽过盈配合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贴和斜面A与A板面的较小夹角为45°,所述贴合斜面D与D板面的较小夹角为45°。
进一步地,所述A板与B板之间、B板与C板之间、C板与D板均采用柔性铰接。
本发明一种混凝土方形柱状浇筑支模的施工方法,先设置方形柱底座并在方形柱底座上绑扎设置方形柱所用的钢筋,然后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方形柱状浇筑支模进行方形柱的浇筑,其步骤如下:
步骤一:在方形柱底座的四周根据施工图纸和混凝土方形柱状浇筑支模尺寸开设与插头相适配的定位槽;
步骤二:将支模板单元包围成正方体状态后,套设在钢筋上,并将A板、B板、C板和D板底部的插头分别插入相对应的定位槽;
步骤三:将插板插入A板和D板的卡槽;
步骤四:继续将另一个支模板单元包围成正方体状态后,套设在钢筋上,并将该支模板单元A板、B板、C板和D板底部的插头分别插入其下方的支模板单元A板、B板、C板和D板顶端相对应的插槽内;
步骤五:同样将插板插入该支模板A板和D板的卡槽;
步骤六:根据施工所需要的方形柱高度,重复步骤四和步骤五;
步骤七:在支模板堆叠的高度达到施工所需尺寸时,形成所述混凝土方形柱状浇筑支模,并开始向混凝土方形柱状浇筑支模内浇筑混凝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172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绿色农业发展用秸秆回收利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房屋建筑雨水收集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