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氰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的纯度测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18498.5 | 申请日: | 2021-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75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刘翠钗;王翔;郭晓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益思妙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G01N30/86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宋丽荣 |
地址: | 201114 上海市闵行***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丙烯酸酯 化合物 纯度 测定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氰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的纯度测定方法,其包括步骤:S1,将氰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溶解于溶剂中形成供试品溶液;S2,将供试品溶液通过进样口注入气相色谱仪中进行检测,其中,气相色谱仪包括容纳有色谱柱的柱温箱,所述柱温箱的升温程序的初始温度为145℃~155℃,最终温度为240℃~300℃。根据本发明的氰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的纯度测定方法,初始温度为145℃~155℃,该条件下,低沸点杂质与待测成分达到完全分离,高沸点杂质峰型良好,能够真实地反映氰基丙烯酸酯类物质的纯度,能更加有效地控制氰基丙烯酸酯类物质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纯度测定,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氰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的纯度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氰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常用作医药行业的胶黏剂,在内、外科手术中应用广泛。然而氰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的纯度检测方法多存在结果不准确和纯度虚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其一,鉴于该类化合物本身粘度大,在色谱柱的固定液上保留效果较差,采用常规的程序升温方法,主峰之后的基线易出现显著的峰拖尾,影响结果判断;其二,为了控制峰拖尾现象,可以采用较高的初始温度恒温检测,以达到改善峰型的目的,但会出现主成分保留时间过早,导致主峰前的杂质无法和主峰分离,甚至检测不到,进而导致纯度结果高于实际纯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纯度判断出现偏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氰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的纯度测定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氰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的纯度测定方法,其包括步骤:S1,将氰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溶解于溶剂中形成供试品溶液;S2,将供试品溶液通过进样口注入气相色谱仪中进行检测,其中,气相色谱仪包括容纳有色谱柱的柱温箱,所述柱温箱的升温程序的初始温度为145℃~155℃,最终温度为240℃~300℃。
优选地,升温程序包括以4℃/min-6℃/min的速率从初始温度升温到最终温度。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升温程序包括以5℃/min的速率从初始温度升温到最终温度。
优选地,升温程序包括在初始温度维持5min-15min。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升温程序包括在初始温度维持10min。
优选地,升温程序包括在最终温度维持1min-3min。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升温程序包括在最终温度维持2min。
优选地,进样口的温度为240℃~300℃。
优选地,气相色谱仪还包括设置于柱温箱下游的检测器,所述检测器的温度大于所述柱温箱的升温程序的最终温度。
优选地,所述检测器的温度为260℃~320℃。
优选地,步骤S1中的溶剂为二氯甲烷。
优选地,氰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为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或氰基丙烯酸乙酯。
优选地,色谱柱为(5%-苯基)甲基聚硅氧烷为固定相的毛细管色谱柱。
根据本发明的氰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的纯度测定方法,初始温度为145℃~155℃,该条件下,低沸点杂质与待测成分达到完全分离,高沸点杂质峰型良好,能够真实地反映氰基丙烯酸酯类物质的纯度,能更加有效地控制氰基丙烯酸酯类物质的质量。另外,本发明通过采用二氯甲烷作为溶剂代替三氯甲烷,三氯甲烷为易制毒试剂,对于检测人员和环境的危害较大;氰基丙烯酸酯类物质在二氯甲烷中溶解性良好,且挥发性和毒性低于三氯甲烷。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的气相色谱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氰基丙烯酸乙酯的气相色谱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氰基丙烯酸正辛酯的气相色谱图;
图4是根据对比例1的正丁酯的气相色谱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益思妙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益思妙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184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