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人为控制的安全型电路保护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18714.6 | 申请日: | 2021-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510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沈芳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数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5/24 | 分类号: | H01H35/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3200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阜溪街***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为 控制 安全 电路 保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人为控制的安全型电路保护器,包括保护盒,所述保护盒的内壁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的上端固定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上端贯穿至保护盒外部,所述保护盒的内壁开设有嵌入槽,所述嵌入槽内壁滑动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与滑动杆贯穿滑动连接,所述保护盒的内底部固定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杆,所述压板与支撑杆贯穿滑动连接,所述压板底部固定有触发块。优点在于:通过设置滑动板以及滑动板上端的电流变液,能够在电流过大时,发生膨胀,从而能够会推动滑动杆和压板移动,实现环形接电块和通电块的分离,能够实现在电路出现过流时自动断开,从而能够实现对线路的过流保护,能够避免持续过流而对线路和电器造成的损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路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人为控制的安全型电路保护器。
背景技术
线路保护主要是对线路进行过热、过流、浪涌和短路等状况的保护,过电流是指过电流超过额定电流的电流,大于回路导体额定载电流量的回路电流都是过电流,它包括过载电流和短路电流,持续过电流会对线路以及电器内部的零件造成较大的损伤,因而为了家庭电器的正常使用,需要使用电路保护器对线路进行保护;
而现有的家庭的电器使用过程中一般采用熔断器和断路器进行保护,而熔断器在线路中出现过流或者短路时,是利用电流过大温度逐渐积累而到达温度后自动断开,从而实现线路的断开,而对低幅度的过流感应较差,无法快速感应过流,同时对电路影响较大,而在熔断器保险丝只能使用一次,需要人为进行更换,无法实现延迟自动恢复,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可人为控制的安全型电路保护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线路出现故障后无法自动恢复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可人为控制的安全型电路保护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人为控制的安全型电路保护器,包括保护盒,所述保护盒的内壁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的上端固定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上端贯穿至保护盒外部,所述保护盒的内壁开设有嵌入槽,所述嵌入槽内壁滑动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与滑动杆贯穿滑动连接,所述保护盒的内底部固定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杆,所述压板与支撑杆贯穿滑动连接,所述压板的底部固定有触发块,所述触发块的底部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壁固定有环形接电块,所述滑动槽内壁滑动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贯穿至保护盒外部,所述连接柱的上端固定有通电块,所述保护盒的侧壁开设有多个转换腔,每个所述转换腔的内部均设置有转换装置,所述保护盒内部设置有触发装置。
在上述的一种可人为控制的安全型电路保护器中,所述滑动杆的周向侧壁固定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上端设置有电流变液。
在上述的一种可人为控制的安全型电路保护器中,所述转换装置包括焊接于保护盒内壁的挡块,所述挡块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气囊,所述转换腔的侧壁开设有与保护盒内部连通的通槽。
在上述的一种可人为控制的安全型电路保护器中,所述转换腔内壁滑动连接的滑块,所述滑块的一端侧壁固定有水平推块,所述滑块的另一端侧壁与转换腔内壁通过第二气囊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可人为控制的安全型电路保护器中,所述转换腔内底部设置有回气管和进气管,所述第一气囊与第二气囊通过回气管和进气管连通,所述回气管和进气管内部均设置有单向阀。
在上述的一种可人为控制的安全型电路保护器中,所述保护盒的内壁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转动板通过旋转弹簧连接,所述嵌入槽的内壁插入有导体,所述转动板的侧壁固定有接电片,所述接电片与导体通过导线与保护器电路连通。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中,通过设置滑动板以及滑动板上端的电流变液,能够在电流过大时,发生膨胀,从而能够会推动滑动杆和压板移动,实现环形接电块和通电块的分离,能够实现在电路出现过流时自动断开,从而能够实现对线路的过流保护,能够避免持续过流而对线路和电器造成的损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数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州数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187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