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注射型长效缓释褪黑素的关节软骨修复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18888.2 | 申请日: | 2021-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66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张一健;朱彩虹;何帆;朱雪松;侯明壮;刘滔;杨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L27/54 | 分类号: | A61L27/54;A61L27/50;A61L27/2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尹红红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射 长效 缓释褪黑素 关节 软骨 修复 材料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注射型长效缓释褪黑素的关节软骨修复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透明质酸的活化:以透明质酸为载体,通过EDC和NHS对其进行活化,得到羧基活化的透明质酸;(2)环糊精接枝透明质酸:将活化后的透明质酸与氨基修饰的环糊精分子进行充分反应,得到环糊精接枝的透明质酸;(3)修复材料的制备:在环糊精接枝的透明质酸中加入褪黑素,获得可注射型长效缓释褪黑素的关节软骨修复材料。本发明制得的修复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观的载药率和包封率、体内外长效的药物释放能力。因此,该修复材料在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方面具有良好的前景,为今后临床推进高效载药系统的研发提供了有力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注射型长效缓释褪黑素的关节软骨修复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骨性关节炎是当前老龄化社会背景下面临的一个重大医疗问题,即使治疗的手段不断改进提高,但现有的医疗策略均无法从根本上延缓疾病的进展。对于症状严重的患者,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能有效改善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帮助患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但是,现有的关节腔注射治疗存在两大痛点:第一,反复多次的注射常合并潜在的感染风险;第二,注射的透明质酸本身具备的生物活性较弱,仅仅只发挥润滑的作用。因此,亟需开发出全新的载药系统,一方面保留原有透明质酸溶液的可注射性,便于临床应用。同时,具备长效、缓释释药的功能,注射后能在关节腔中发挥长效的治疗作用。
环糊精接枝改性技术为解决上述的难题提供了可能。环糊精是一种具有环状结构的低聚糖,凭借其特定的天然锥形圆环结构,环糊精能完成对多种脂溶性药物的包载。与此同时,其外部的亲水基团利于接枝各类水溶性药物或载体,为构建载药系统创造了条件。
发明内容
基于当前关节腔注射治疗的局限,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注射型长效缓释褪黑素的关节软骨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并初步证实了该修复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同时体内药物示踪和体外药物释放证实其能够实现褪黑素的长效缓释功能,说明了该修复材料可以作为一种高效的药物递送方式,为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方向。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注射型长效缓释褪黑素的关节软骨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该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透明质酸的活化
以透明质酸(HA)为载体,通过EDC和NHS对其进行活化,得到羧基活化的透明质酸;
(2)环糊精接枝透明质酸
将活化后的透明质酸与氨基修饰的环糊精分子(HCD)进行充分反应,得到环糊精接枝的透明质酸;
(3)可注射型长效缓释褪黑素的关节软骨修复材料的制备
在环糊精接枝的透明质酸中加入褪黑素,获得可注射型长效缓释褪黑素的关节软骨修复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所示:将透明质酸粉末使用MES缓冲液完全溶解;在反应温度为50-70℃的温度下,向反应体系中加入2当量的EDC和1当量的NHS粉末,充分搅拌30-40min,使活性基团充分活化。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所示:保持步骤(1)的反应温度,向反应体系中加入1当量的环糊精分子,充分避光搅拌24-36 h,保证接枝反应完全;反应完成后将反应液进行充分透析。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所示:将透析结束后的溶液冷冻干燥后,加入褪黑素储存液充分反应,获得可注射型长效缓释褪黑素的关节软骨修复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的反应温度为60℃,充分搅拌时间为3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188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