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列车停站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20837.3 | 申请日: | 2021-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11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周东蕴;孙晓光;耿鹏;吴亮;马新成;郑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号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27/04 | 分类号: | B61L2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陈新生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列车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列车停站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当列车入站时,若当前的停站模式为节能停站模式,则获取各站台门监测的乘客上车状态和对应列车车门监测的乘客下车状态;基于各站台门监测的乘客上车状态和对应列车车门监测的乘客下车状态,确定各站台门及其对应列车车门的对位隔离状态;基于各站台门及其对应列车车门的对位隔离状态,对各站台门及其对应列车车门执行开关门处理。本发明利用对位隔离功能实现了节能停站,从而实现了全自动驾驶列车的节能优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列车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列车停站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工程化应用,对于相关全自动无人驾驶场景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车门与站台门之间的对位隔离功能作为全自动无人驾驶中的功能场景,其通常是在车门、站台门系统内,当任意单个车门/站台门发生故障时,可隔离对应位置的站台门/车门,以此提高运营效率。
伴随着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对智能化、节能相关要求的不断提高,设计一种节能优化的列车停站系统方案,可用于提高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的节能化,具有一定的工程实施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列车停站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未考虑节能停站的缺陷。
本发明提供一种列车停站方法,包括:
当列车入站时,若当前的停站模式为节能停站模式,则获取各站台门监测的乘客上车状态和对应列车车门监测的乘客下车状态;
基于各站台门监测的乘客上车状态和对应列车车门监测的乘客下车状态,确定各站台门及其对应列车车门的对位隔离状态;
基于各站台门及其对应列车车门的对位隔离状态,对各站台门及其对应列车车门执行开关门处理。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列车停站方法,所述基于各站台门监测的乘客上车状态和对应列车车门监测的乘客下车状态,确定各站台门及其对应列车车门的对位隔离状态,具体包括:
确定当前站台的站台门属性;
若所述站台门属性为双侧站台,则基于双侧站台门监测的乘客上车状态和对应列车车门监测的乘客下车状态,确定双侧站台门及其对应列车车门的对位隔离状态;
否则,基于开门侧站台门监测的乘客上车状态和对应列车车门监测的乘客下车状态,确定所述开门侧站台门及其对应列车车门的对位隔离状态。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列车停站方法,任一站台门及其对应列车车门的对位隔离状态是基于如下步骤确定的:
基于所述任一站台门的故障隔离信息及其监测的乘客上车状态,以及对应列车车门的故障隔离信息及其监测的乘客下车状态,确定所述任一站台门及其对应列车车门的对位隔离状态。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列车停站方法,所述基于所述任一站台门的故障隔离信息及其监测的乘客上车状态,以及对应列车车门的故障隔离信息及其监测的乘客下车状态,确定所述任一站台门及其对应列车车门的对位隔离状态,具体包括:
基于所述任一站台门监测的乘客上车状态与对应列车车门监测的乘客下车状态,确定所述任一站台门处的人员监测状态;
基于所述任一站台门处的人员监测状态,以及所述任一站台门及其对应列车车门的故障隔离信息,确定所述任一站台门及其对应列车车门的对位隔离状态。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列车停站方法,各站台门对应的列车车门是基于各站台门的位置以及当前的运行方向确定的。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列车停站方法,所述基于各站台门监测的乘客上车状态和对应列车车门监测的乘客下车状态,确定各站台门及其对应列车车门的对位隔离状态,具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号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通号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208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