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气体放电管封装质量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21181.7 | 申请日: | 2021-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21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邹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迈超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41/87 | 分类号: | C04B41/8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2000 湖北省孝感***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气体 放电 封装 质量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气体放电管封装质量的制备方法,包括将二氧化锰粉、二氧化硅粉、羟乙基纤维素、α‑松油醇按一定配比制成金属化膏剂并研磨;将膏剂通过丝网印刷涂覆在气体放电管用陶瓷管金属化层表面并烘干;在气氛保护回转窑中烧结。本发明的气体放电管用金属化陶瓷管烧镍方法避免了传统电镀工艺中存在的大量废水排放及处理问题,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镍的使用率。采用本发明方法生产的放电管封装质量高,平均焊接抗拉强度高,初漏0.26%,加压5天后的漏气率低至0.1%。该方法不受陶瓷管形状的限制,应用较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陶瓷气体放电管生产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气体放电管封装质量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陶瓷气体放电管在电气行业应用较为广泛,生产时一般先制作陶瓷管,陶瓷管烧结完后还需要在其金属化层表面再镀上一层镍以保证良好的焊接性能。传统的陶瓷气体放电管用金属化陶瓷管一般采用电镀镍工艺,即电镀液中的镍离子在电流的作用下沉积到陶瓷管金属化层表面。这种电镀镍方法对环境污染较大,排放的废水较多处理起来成本也较大。尤其在环保政策日益严格的今天,这种电镀镍工艺趋于淘汰,市场急需一种成本较低、更环保的陶瓷气体放电管用金属化陶瓷管烧镍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效率高、成本低、环境友好的提高气体放电管封装质量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提高气体放电管封装质量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S1按重量份数计将二氧化锰粉80-120份、二氧化硅粉20-30份,羟乙基纤维素15-20份,α-松油醇15-20份混合制成膏剂并球磨12小时以上;S2、将所述膏剂通过丝网印刷涂覆在陶瓷管金属化层表面并烘干;S3、将印刷好的陶瓷管置于气氛保护回转窑中烧结。
步骤S2中陶瓷管烘干后涂覆层厚度为20-40μm。
步骤S3中烧结温度为800-1200℃,加热时升温速率为15-32℃/min,在800-1200℃保温5-15min,冷却时降温速率20~60℃/分钟。
步骤S1中二氧化锰粉粒径为0.3-0.8μm的
本发明的气体放电管用金属化陶瓷管的烧镍方法直接将二氧化锰粉制成膏剂,通过丝网印刷在陶瓷管金属化层表面,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镍的使用率,避免了电镀工艺中存在的大量废水产生及处理问题,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采用本发明方法生产的陶瓷管制造的放电管封装质量高,平均焊接抗拉强度高,初漏0.26%,加压5天后的漏气率低至0.1%。该方法不受陶瓷管形状的限制,应用较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按重量份数计取平均粒径为0.3μm的二氧化锰粉80份,二氧化硅粉30份,将其与15份羟乙基纤维素和15份α-松油醇混合,搅拌均匀制成膏剂。将所述膏剂转移至球磨瓶中球磨12h以上。取出研磨好的镍膏剂,采用丝网印刷工艺将该膏剂均匀涂敷在烧制好的陶瓷气体放电管用陶瓷管金属化层表面。涂覆好的陶瓷管取出烘干,烘干后涂覆镍层厚度为20μm。将烘干后的陶瓷管置于气氛保护回转窑炉中烧结,烧结时采取先升温、再保温最后缓慢降温的程序。烧结温度900℃,升温速率20℃/min,升温至900℃后保温15min,之后降温,降温速率30℃/min。烧结冷却后的陶瓷管取出检查后可用于制造陶瓷气体放电管。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迈超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迈超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211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