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体式热泵热水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21285.8 | 申请日: | 2021-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19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裴玉哲;王定远;葛睿彤;赵鹏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4/02 | 分类号: | F24H4/02;F25B41/40;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1 | 代理人: | 高会会 |
地址: | 26610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热水器 | ||
本申请涉及热泵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分体式热泵热水器。分体式热泵热水器包括:室外机及相邻设置的控制仓和水箱,室外机与控制仓内的压缩机和水箱内的换热器通过冷媒管路依次连通,形成冷媒回路;还包括:仓体散热器,设置于控制仓内,且串联于室外机与换热器之间的冷媒管路。冷媒管路内的冷媒流经仓体散热器,并与控制仓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仓体散热器内的冷媒蒸发吸热,从而降低控制仓内的空气温度,一方面降低了电控模块周围的环境温度,有助于电控模块在控制仓内安全高效的工作;另一方面,蒸发吸热变为气态的高温的冷媒回流至压缩机,有助于降低压缩机对即将进入下一循环的冷媒的能耗,进而提高了分体式热泵热水器的能效。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热泵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分体式热泵热水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热泵热水器的电控模块安装在室外的室外机电控盒内,电控模块的散热采用铝肋片散热器,并配合室外机的风机的强制对流散热。基于现有的散热条件,无法有效的解决电控模块尺寸小带来的热流密度大的问题。电控模块的热流密度大容易导致电控模块温度过高,电控模块温度过高会使得压缩机强制降频以减少发热量。这样,在需要热泵热水器工作时,因压缩机降频而导致制热量不足,严重影响了用户使用。或者采用冷媒环绕电控模块的铝散热器进行降温,但存在铝散热器与电控热源电路板接触面凝露问题,进而存在电路板短路烧毁风险。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现有的热泵热水器的散热形式对电控模块的散热能力不足,影响用户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分体式热泵热水器,以解决现有的热泵热水器的散热形式对电控模块的散热能力不足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体式热泵热水器包括:室外机及相邻设置的控制仓和水箱,所述室外机与所述控制仓内的压缩机和所述水箱内的换热器通过冷媒管路依次连通,形成冷媒回路;还包括:仓体散热器,设置于所述控制仓内,且串联于所述室外机与所述换热器之间的冷媒管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仓体散热器包括:换热管组件,串联于所述冷媒管路;其中,所述换热管组件用于与所述冷媒管路连通的进口和出口设置于所述仓体散热器的同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仓体散热器与所述换热器之间设有节流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体式热泵热水器还包括:电控模块,设置于所述控制仓内;铝挤散热器,设置于所述控制仓内,且与所述电控模块导热连接;其中,所述铝挤散热器与所述仓体散热器间隔预设距离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体式热泵热水器还包括:风扇,设置于所述控制仓内,且位于所述铝挤散热器和所述仓体散热器之间,用于加快所述铝挤散热器和所述仓体散热器之间的气流流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体式热泵热水器还包括: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控制仓内,用于检测所述控制仓内的温度或电控模块的温度;其中,所述电控模块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数据,控制所述节流阀的开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体式热泵热水器还包括:浓度传感器,与电控模块连接,用于检测所述控制仓内的冷媒浓度;其中,所述电控模块根据所述浓度传感器检测的数据,控制所述压缩机停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仓的底部侧壁构造有冷凝水排水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仓的底壁构造有接水槽,所述接水槽与所述冷凝水排水口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仓的内侧壁构造有引水槽,所述引水槽与所述接水槽连通,以便所述控制仓的内侧壁凝结的冷凝水经所述引水槽汇集至所述接水槽,通过所述冷凝水排水口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212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