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逆变器的散热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22156.0 | 申请日: | 2021-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535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冯钢;董镇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科技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李靖 |
地址: | 15006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逆变器 散热 结构 | ||
一种逆变器的散热结构,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结构,本发明为解决传统的逆变器的散热效果不好的问题,本发明包括盖板、印制板组合、和底壳,所述一种逆变器的散热结构还包括散热组件,盖板、所述散热组件、印制板组合和底壳由上至下依次叠加设置。在风扇的作用下,流动的空气可与散热柱表面充分接触,将柱状散热表面的热量带走,降低散热结构的温度,从而降低印制板上变压器、电子元器件的温度。本发明应用于汽车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结构,具体涉及一种逆变器的散热结构,本发明应用于汽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已经不再是传统的代步工具,人们对汽车的定义也发生了改变,汽车也可能是一个移动的“家”。一种将24V电压转换成220V电压的逆变器应运而生,但是升压逆变器内部的变压器和其他电子元器件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这对逆变器的散热结构要求非常高。
传统的翅片式散热结构在风扇的作用下,流动的空气在散热翅片表面快速通过,接触不充分,散热效果不显著。只能通过增大散热体积来达到散热目的。导致产品成本增加,重量增加,外形轮廓结构尺寸增加,与汽车对逆变器低成本、轻量化、空间小的需求相违背。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传统的逆变器的散热效果不好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逆变器的散热结构。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包括盖板、印制板组合、和底壳,所述一种逆变器的散热结构还包括散热组件,盖板、所述散热组件、印制板组合和底壳由上至下依次叠加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壳体、Y型隔板、两个风扇和多个散热柱,所述Y型隔板设置在壳体内,且Y型隔板将壳体内分隔成前区和两个侧区,多个散热柱竖直设置在前区和两个侧区内,且多个散热柱分别布满前区和两个侧区,两个风扇安装在壳体的上表面,且两个风扇分别位于两个侧区的右端。
进一步地,每相邻两排的所述散热柱交错布置。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散热柱为管状结构,每个所述散热柱的直径由上至下依次渐扩。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散热柱的管口形状呈正圆型。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散热柱的管口形状呈椭圆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在风扇的作用下,流动的空气可与散热柱表面充分接触,将柱状散热表面的热量带走,降低散热结构的温度,从而降低印制板上变压器、电子元器件的温度。在保证热源不变,风扇不变,散热体积不变的前提下,对比传统翅片式散热结构与本发明柱状式散热结构,通过FloEFD进行热仿真计算,柱状式散热结构壳体温度下降4.5%,印制板组合温度下降4.2%。本发明可以在满足散热需求的同时,达到减小壳体大小、降低成本、减轻重量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散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散热柱的管口为正圆形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散热柱的管口为椭圆形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传统的翅片式散热结构空气流动图;
图6是散热柱管口为正圆形时散热结构空气流动图;
图7是散热柱管口为椭圆形时散热结构空气流动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它包括盖板1、印制板组合2、和底壳3,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逆变器的散热结构还包括散热组件,盖板1、所述散热组件、印制板组合2和底壳3由上至下依次叠加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科技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航天科技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221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轴流式缓闭止回阀
- 下一篇:一种环氧乙烷吸收回用装置及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