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网络带宽预测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22175.3 | 申请日: | 2021-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530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赵欣;张琰;严海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1/24 | 分类号: | H04N21/24;H04N21/442 |
代理公司: | 上海隆天律师事务所 31282 | 代理人: | 夏彬 |
地址: | 215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带宽 预测 方法 系统 设备 存储 介质 | ||
1.一种网络带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发送端接收到接收端的应答包;
所述发送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应答包计算第一网络带宽预测值;
所述发送端从所述应答包中提取所述接收端计算的第二网络带宽预测值;
所述发送端根据所述第一网络带宽预测值和所述第二网络带宽预测值,确定当前的网络带宽预测值;
所述发送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应答包计算第一网络带宽预测值,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发送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应答包计算第一预设时间范围内发送数据的丢包率;
所述发送端根据所述丢包率确定是否需要调整第一网络带宽预测值;
如果是,则所述发送端根据所述丢包率和前一时刻的网络带宽预测值计算第一网络带宽预测值;
如果否,则所述发送端将前一时刻的网络带宽预测值作为第一网络带宽预测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带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接收端接收到发送端的数据包,确定所述数据包的发送时间和到达时间;
所述接收端根据前后两组数据包的发送时间和到达时间计算前后两组数据包的数据延迟时间,根据前后两组数据包的大小计算数据包大小差;
所述接收端根据前后两组数据包的数据延迟时间和数据包大小差判断是否需要调整第二网络带宽预测值;
如果是,则所述接收端根据前一时刻的网络带宽预测值计算第二网络带宽预测值;
如果否,则所述接收端将前一时刻的网络带宽预测值作为第二网络带宽预测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络带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根据前一时刻的网络带宽预测值计算第二网络带宽预测值,包括如下步骤:
如果需要调高所述网络带宽预测值,则所述接收端基于前一时刻的所述网络带宽预测值查询网络带宽与第一系数的映射表,得到对应的第一系数,将当前的所述网络带宽预测值乘以所述第一系数,得到网络带宽调整值,将前一时刻的所述网络带宽预测值加上所述网络带宽调整值,得到第二网络带宽预测值;
如果需要调低所述网络带宽预测值,则所述接收端基于前一时刻的所述网络带宽预测值查询网络带宽与第二系数的映射表,得到对应的第二系数,将当前的所述网络带宽预测值乘以所述第二系数,得到网络带宽调整值,将前一时刻的所述网络带宽预测值减去所述网络带宽调整值,得到第二网络带宽预测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带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应答包计算在第一预设时间范围内发送数据的丢包率,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发送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应答包统计第一预设时间范围内的接收端的重传请求次数和/或第一预设时间范围内的接收端接收到的数据包数量,计算第一预设时间范围内发送数据的丢包率;
所述接收端配置为检测从所述发送端接收到的数据包的序号是否连续,如果不连续,则向所述发送端发送重传请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带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根据所述丢包率确定是否需要调整第一网络带宽预测值,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发送端判断所述丢包率是否为0;
如果所述丢包率为0,则所述发送端确定需要调高所述第一网络带宽预测值;
如果所述丢包率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则所述发送端确定无需调整第一网络带宽预测值;
如果所述丢包率大于第一阈值,则所述发送端确定需要调低所述第一网络带宽预测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网络带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根据所述丢包率和前一时刻的网络带宽预测值计算第一网络带宽预测值,包括如下步骤:
如果所述丢包率为0,则所述发送端根据前一时刻的所述网络带宽预测值查询网络带宽与第一系数的映射表,得到对应的第一系数,将当前的所述网络带宽预测值乘以所述第一系数,得到网络带宽调整值,将前一时刻的所述网络带宽预测值加上所述网络带宽调整值,得到第一网络带宽预测值;
如果所述丢包率大于第一阈值,则所述发送端将所述丢包率乘以前一时刻的所述网络带宽预测值确定网络带宽调整值,将前一时刻的所述网络带宽预测值减去所述网络带宽调整值,得到第一网络带宽预测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2217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氧乙烷吸收回用装置及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冷封纸的局部压合工艺